Page 133 - Demo
P. 133
九大客家力指標闡述
131
一段。事實上,從「族群關係」的角度來看,「客 家族群關係」概念至少能從以下三個具體指標檢視:
指標一、觀察客家族群內部分屬不同客語腔調群 體的疏離、聚合情形。臺灣客語至少包括四縣、海 陸、大埔、饒平、詔安等腔調,這些族群內部的次 族群關係相對於「客家」主群體的認同消長程度為 何?以及如何讓「少數中的少數」不被隱蔽在復振 全族群的大纛下,而能重獲生機,彼此共榮。
指標二、客家族群與「四大族群」中其他族群的 關係,比如說原客關係、閩客關係、外客關係等, 如何能夠和諧共榮?客委會目前所倡議的「族群主 流化」政策方向及相關措施,是否能有效達到族群 間和解共生的目標?
指標三、客家族群與晚近臺灣新崛起之「第五大 族群」新住民的關係,也值得深入觀察。臺灣各地 客庄或多或少都有新住民及其二代的身影,他們與 本地客家人結合並生養於客庄,早已成為客庄的一 部分。對此,客委會相關客家語言文化政策,以及 配合新南向政策,推動客庄南向國際交流計畫等措 施,應觀察其整體施政對於促使新住民與客家「融 合」(inclusive)之餘,是否仍保有原鄉文化特色, 得為客家文化帶來新的發展能量?
客庄產業 文化力
客庄經濟與產業的發展,是客 家文化與語言傳承的重要根 基。
客庄經濟與產業的發展是客家文化與語言傳承的 重要根基,有了蓬勃熱絡的經濟產業作為土壤,文 化和語言的花朵才能綻放風采,展現臺灣多元文化 的精神與價值。不過,近年來客語和客家文化的流 失引發各界擔憂,部分原因正是來自於客庄人口大 量往都市移動,使得客庄產業面臨空洞化的危機 唯有人口留住了,客家文化才能永續發展。
客家聚落靠山而居,擁有豐富的文化地景與自 然資源,結合臺三線、六堆、臺九線等人文資源與 客庄的農特產、建築、編織、美食等,形成極富客 家風情的特色產業鏈,藉以發展客庄區域經濟。客 委會為強化客庄產業經營體質、振興客庄在地經濟 發展,乃透過一系列政策推動客家產業的軟硬體建 設,並結合中央政府各部會資源,輔導客家產業升 級,培育青年後生返鄉,持續強化客家產業能量。
客委會推動客家產業政策 20 年,對於客庄經濟 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又有哪些貢獻?以下將以五 項指標分別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