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Demo
P. 5
尹倩文的幼子三歲時發現天生失聰,由照顧兒子、到找特殊學校,都是 她一個人為兒子張羅。為了讓兒子有更好將來,七十年代初,尹倩文膽 粗粗跑去教育署,與當時的署長理論,質問他們為何沒有一間為聾童而 設的學校。
「難民來港,政府也花幾多千萬元照顧,但本地一班聾童,卻連一間應 有的學校都沒有?」尹倩文切膚之痛這番話,深深打動了當時的署長, 結果訴求被政府接受,一年後政府更落實興建一所失聰學校,即是現在 位於葵芳的路德會啟聾學校。
離婚
倩文全心全意為丈夫、為家庭,換來的卻是丈 夫一句冷言,婚姻劃上一道難以修補的裂痕。
「結婚十年有次嗌交,他說:『我以為用十年 時間可改到你的脾氣,結果都是改不到。』如 果他不是這樣子,我會這樣子?原來他心裡一 直立了這樣的心腸 ( 想改變她 )。」就是這句 話,尹倩文恨他入心人肺,直至女兒十六歲完 成會考,她提出離婚,與夫分居幾年後正式辦 理手續,夫妻從此不相往來。
「( 離婚後 ) 我甚麼也不要,只要 三個仔女。」離婚後,子女成為 她的動力,她母兼父職把子女養 育成才,結果子女孝順,各自找 到理想與成就。
「個個都幾好,個女最貼心,一 個月俾六千元我,又成日虛寒問 暖陪我看醫生;美國個仔成日叫 我過去陪他;細仔也叫我同他們 住,但我很開通,他們各自有生 活有家庭,始終相見好同住難, 知道他們孝順就好了。」完成母 親責任的尹倩文,積極找回自己 的人生路。「我變回做女的時候,
「去到現在這樣的年紀,一覺瞓醒,個人精精 神神,手腳郁得,不愁三餐,仔女又孝順,還 不滿足?」
成日出外玩,四圍 wet。」倩文 哈哈大笑說。所謂的 wet,是四 圍旅行放眼世界,又開拓生活圈 子,五十五歲加入慈善團體當義 工,報讀課程學英文、學戲劇等。 「一個人甚麼年紀都好,無所事 事呆在家中對住四幅牆,只會愈 來愈不開心,我好識氹自己開心, 一個人都會周圍去,朝早去看早 場電影,然後會坐車四圍去。」 尹倩文自言即使身體動過白內 障、通波仔、膝頭蓋等手術,還 有一籃子老人病,她也從不自怨 自艾。
30
31
手業年華
手業年華
尹倩文 12pt V2.indd
30-31
2018/7/6
下午11:45
烈女 尹倩文
烈女 尹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