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Demo
P. 15

「並沒有一個絕對的轉捩點讓我開始創作,
但我有一個特別的記憶點 -- 2019 年 Art Next Expo 當初我看見好像門檻不高便決意參加,一做便做了二、三十隻波鞋作品。」
KC Wong 加入藝術創作這行業之前,他擁有從事品牌 Visual Merchandising 多年的工作經驗,同時發展風格 化的插畫及短片創作。一次工作關係中偶然接觸到 up- cycling,便開始進入藝術家之旅。球鞋對 KC 來說很有連 繫的一個媒介,曾經在 NIKE 工作的他也有一定數量的球 鞋收藏,對創作使用的球鞋他也特別有想法。型號及球鞋 背後故事來源並非他的首選考量,對於創作,球鞋所展示 的獨特性才是重點。
藝術玩具 Art Toy
球鞋並不是 KC 唯一的創作媒介,玩味重的他也嘗試如 Art toy skateborad 等媒介。KC 發現到香港人比較多穿 著球鞋,發展意念後更發現球鞋或許是香港人的獨特語 言,一個 social status。因工作關係他接觸過如台灣、韓 國、泰國等地,發現到處對藝術品的態度及氣氛均有不 同,各國的社會氣氛體驗令他大開眼界,明白到不同的市 場需要。他開始試驗不同的物料製作玩具,當中更嘗試測 試香港的市場、大眾反應。
「作品是我抒發意念及喜悅的來源。」設計出身的 KC, 他也十分重視作品對自己的忠誠,說到會否混淆設計師的 思維及創作藝術的思維,他也不免承認櫥窗這個「地方」 還是自己熟悉的展示場,但終究還是工作,不算是自己的
創作,「這些事我還是能分得開的。」設計或許是為別人、 為一個地方而做的,為著價錢來定義的,也不是真的從自 己由零發生的創作。
COVID-19 令人尋找到創意及出路?
藝術產業來說,Covid-19 可說是讓我們又愛又恨。疫情 嚴重的時期,所有展覽基本上需要暫停,親身(Face- to-face) 展覽及拍賣都由網上進行或再度推遲。但對於 疫情較後期,社會回復博物館及展覽展出,一切的租金及 價錢似乎有著「有得傾」的空間。
KC 在疫情中找過 PMQ、JCCAC 等場地談洽進行展出, 在過程中某場地也願意以市價的一半出租,最後因疫情下 的政策改動下有更大的商討空間,不像以前價格高昂,藝 術家只有「看價錢揀場地」的情況。在疫情之下,藝術家 能發揮更大的創意吸引市場及能用合適的格價租用場地, 某程度上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本地產業已出現不平衡的狀態,台灣比較之下已經是「不 那麼」商業化。KC 以電影比喻本港藝術:「電影就如藝 術創作,亦是一商品,一切都不是容易就能出產打入市 場。」一定的商業考量之下再經過增加或刪減,都是以市 場作主導。他更打趣說:「以《春光乍洩》為例,先不論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