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群众文化2019.1
P. 1
群众文化 天峨ཅ文化ܶ
ଽ部ሧ料 免ٮ交流
总第1期
2018.12 (创刊)
磨、提升。 (站)探索建立艺术家工作室。将群众文艺创 (五)加强群众文艺阵地建设管理 主义文艺总体安排,纳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 (四)营造良好环境
体平台,将全国地方特色突出、区域
10.建立专业文艺帮扶机制。依托“结对 作人才培养纳入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 18.完善群众文艺工作网络。牢固树立阵地 务体系整体部署,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按照中央关于文艺评奖改革精神,加强和
影响力强、普惠效果好的群众舞台艺
子、种文化”工作机制,通过“深入生活、扎 逐步形成一支门类较为齐全的群众文艺创作队 意识,各级文化馆(站)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 加强政治引领、把关。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根据 改进群众文艺评奖工作,切实提高评奖的公信
术演出、培训交流、展览展示品牌活
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专业文艺指导帮 伍。 化引领群众文艺健康发展。围绕构建现代公共 本规划制定实施方案,作为本地繁荣发展社会 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
动,进行优质资源采集和网络直播、
扶群众文艺的有效机制,引导专业文艺院团、 15.加强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根据群众 群众文艺骨干培训计划。依托全国 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各级文化馆(站)、基层 主义文艺工作的重点任务加以推进。地市和县 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机制的作用,引领各
展播及线上线下互动服务。建设特色
艺术院校、文联、作协对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和 文艺特点,积极发展群众音乐、舞蹈、戏剧、 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加大对群众文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 级文化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级文化馆(站)加强群众文艺工作。落实国家
网络群众文艺资源,纳入公共数字文
群众文艺团队结对帮扶。推动各级艺术院团全 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等群众文艺团 艺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十三五”期 群众文艺阵地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群众文艺 提出具体措施加以落实。 关于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的政策要求,支持文
化工程资源库。
面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长期开展定点服务, 队。加强各级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建设,引导 间,对全国各级文化馆馆长、乡镇(街 设施阵地网络。制定和完善群众文化机构管理 化馆(站)开展群众文艺工作。鼓励和引导各
广场舞普及推广行动。各级文化
培养和提升基层群众文艺人才,辅导群众艺术 管理规范、具备一定规模的群众文艺团队登记 道)文化站站长进行系统轮训,对群众 办法和业务规范,明确各级群众文化机构的功 (二)加强经费支持 类业余文艺社团、民营剧团、文化类社会组织
行政部门和各级文化馆,组织创作适
创作。 为文化类社会组织。发挥文化馆(站)培训和 文艺创作、表演骨干人员进行专题培 能定位、职责范围和重点任务,确保群众文艺 依托国家艺术基金等现有专项资金和基金 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众文艺工作。加大对优
于推广的优秀广场舞作品,举办广场
11.加强群众文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中央 辅导功能,做好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 训。 健康发展。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搭建群众文 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繁荣群众文艺专 秀群众文艺作品和人才的宣传力度,完善群众
舞编创人员培训班,加强对各地广场
和地方新闻媒体的作用,设置群众文艺专题栏 余文艺团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扩大群众文艺 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扶持计划。通过 艺创作和培训的数字化平台。推动各地办好群 项资金或群众文艺创作基金,支持开展面向基 文艺人才激励机制,依法保护群众文艺作品知
舞团队带头人的培训,开展广场舞普
目,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和人才提供展示平 团队规模,通过星级评定等措施,促进规范发 加强技能培训、搭建交流平台、评选示 众文艺期刊、网站和栏目,提供交流展示平 层的群众文艺项目及文艺活动,扶持重点作品 识产权,扩大群众文艺影响力和吸引力。
及推广活动,为基层提供交流平台和
台。积极探索和运用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和 展。结合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 范团队等形式,培养一批长期活跃在基 台,拓展传播渠道。 创作。将优秀群众文艺演出和展示活动纳入各
展示机会,培育一批有导向性、示范
手段,不断提高群众文艺品牌活动和优秀群众 园文化、军营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丰富 层、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团队。到2020 19.加强群众文艺阵地规范管理。按照属地 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支持优秀群众 (五)强化责任落实
性的广场舞活动品牌。
文艺作品的影响力。依托国家数字文化网和中 多样的群众文艺团队。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建立 年,培育优秀群众文艺团队1000个,文 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各 文艺作品传播推广和惠民演出。加强群众文艺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承担规划落实的主体责
国文化网络电视平台,借助微博、微信、移动 群众文艺团队信息库,加大对各类群众文艺团 化馆馆办文艺团队10000个,经常开展 类群众文艺讲座、论坛、沙龙、读书会、演出 资金管理,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或办法,提 任。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将本规划与贯彻公共
(三)完善群众文艺工作机制 客户端等载体,推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广泛有 队的扶持力度,加强内容指导和队伍建设。鼓 活动的群众业余文艺团队50万个。 展览、广场文化活动等的引导和管理,建立 高资金使用效益,坚决防止发生侵害群众利 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
8.发挥群众文艺机构引领作用。各级文化 效传播。 励各地对优秀群众文艺团队予以表彰奖励。 文化志愿者服务计划。推动各地开 “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加强文化 益、浪费国家财产的问题。 作有机结合,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
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 12.运用现代科技推动群众文艺工作。探索 16.发展和壮大群众文艺志愿者队伍。各级 展以“大舞台”、“大讲堂”、“大展 市场综合执法,强化对社会力量主办的群众文 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对文化馆(站)绩效考核
化机构将繁荣群众文艺作为基本职能和重要任 “互联网+群众文艺”创作与传播新模式,制 文化馆(站)建立文化志愿服务机制,鼓励和 台”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艺报刊、出版物、网站等群众文艺阵地的管 (三)加强资源整合 和评估定级的重要参考依据。省级文化行政部
务,加强与基层文联、作协的沟通合作,统筹 定并实施网络群众文艺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 动员专家学者、专业艺术工作者参加群众文艺 继续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 理。 依托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城乡 门每年向文化部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并负责对
组织本地区群众文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有 有条件的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创作演出团队采 工作,通过教学帮带,提升群众文艺工作水 愿者边疆行活动、“大地情深”——国 20.加强群众文艺内容管理。建立健全群 群众文艺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强与文联、 地市级、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
条件的文化馆可设立群众文艺创作室(中 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群众文艺作品的表现力 (四)培育和壮大群众文艺力量 平。加强基层群众文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 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阳 众文艺作品和群众文化活动评价机制,把握正 作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和军队系统 督促检查。文化部适时组织抽查,推动规划落
心),开展创作活动,承担区域内群众文艺创 和感染力。鼓励各级文化馆(站)业务骨干、 13.健全群众文艺人才队伍。各级文化行政 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教育培训机 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 确导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 的群众文艺资源整合。促进群众文艺与旅游、 实。
作规划、指导等工作,逐步形成分工明确、上 群文工作者运用网络创作传播优秀作品。鼓励 部门按照文化馆功能、任务和服务人口规模, 制。继续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推进 行动计划,加大对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 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做好重 体育项目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符
下衔接的群众文艺工作网络。在有条件的社 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等社会力量搭建各类网 合理设置群众文艺工作岗位,配备相应专业人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 导、技能培训和活动支持,配合开展文 点选题和热点敏感问题创作的审核把关,开展 合市场需求的群众文艺项目,促进群众文艺与
区、乡村、学校、企业、军营等建立群众文艺 络群众文艺展示平台,引导群众文艺网络社群 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群众文艺工作评价考核和 动、“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 艺家志愿服务活动。 严肃的群众文艺批评,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 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相结合。
创作基地,加强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发挥文化 健康发展。 激励机制。建立群众文艺专家库,加强群众文 走基层活动、“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 全民艺术普及技能提升计划。依据 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积极健康、宽松
馆协会、群众文化学会等行业组织在群众文艺 艺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提高群众文艺专业化 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发挥品牌活动示范引导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 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
作品创作、活动开展、经验交流、理论研究等 水平。 作用。会同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开展文 准》、文化馆(站)基本服务项目和
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中国文化馆年会打造成为 14.加强群众文艺骨干力量建设。加强群众 艺家志愿服务活动。 内容,通过业务培训、技能比武及交
群众文艺交流展示研讨的平台。 文艺骨干队伍培训,促进艺术普及活动质量和 17.加强群众文艺行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 流展示等形式,提升群众文艺工作者
9.健全群众文艺创作机制。各级文化行政 水平提高。以各级文化馆(站)业务人员为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 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依托各级文化
部门结合年度重大活动和中心工作,指导各级 主,吸收基层文联、作协创作人员和业余文艺 指导意见》,支持中国文化馆协会、中国群众 馆(站)、公共图书馆和基层综合性
文化馆(站)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在创作过程 社团骨干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参与,建立群众文 文化学会等规范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 文化服务中心,通过集中办班、基层
中注重发挥基层文联、作协作用。建立群众文 艺人才信息库。以国家级、省级群众文艺评 群众文艺行业组织,引导其更好地参与群众文 辅导、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 (一)加强组织领导
艺创作人员采风机制,实现采风常态化。建立 奖、项目申报、重大活动为依托,推出一批群 艺工作,助力群众文艺繁荣发展。 展面向不同群体的文化艺术知识普及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群众文艺工
群众文艺作品提升机制,为新创作的作品搭建 众文艺领军人才、一批群众文艺创作骨干。创 和培训服务。 作的组织领导,将繁荣发展群众文艺纳入地方
演出展示平台,加强交流研讨,帮助作品打 新群众文艺人才引进机制,在有条件的文化馆 “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纳入繁荣发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