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Demo
P. 15

42
          五、振王宮
振王宮肇建於民國六十年,五府千歲之靈應事跡甚
多,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自開台聖王鄭成功領台
時,受天命,護軍蒞台迄今三百餘年悠久之歷史住
蹕石榴班默佑地方安寧,大顯神威。第一奇蹟顯化
在民國己酉年 ( 五十八年 ) 四月因石榴班鄧良道、
蔡其清、林健義、王賀明、張火燦五位青年從事建
築木匠謀生到新竹環宇電子公司工作之際,叩求五
府千歲香火護佑,住宿工舍,夜間設置爐位恭奉至
翌年 五月廿八日 張生良道,在四樓鷹架上工作,
不慎誤踏腐朽架板墜落地面,同伴者旁觀驚惶失
策,張生幸如常無傷,即挺身上架工作,是夜睡夢 一位黑面大漢側立喝道,吾乃五府千歲池王催悉,張生歷險劫煞,幸本王及時化險為夷無恙,同時張生 等結盟金蘭之交,深仰王爺神威大顯而王爺並即扶林生健義擔為武乩顯示,張生等求製令旗恭奉至辛亥 年 ( 六十年 ) 四月廿八日工程竣工,他誼兄弟將令旗請回榴北里田部四號張家鎮座,是日未時忽然烏雲密 罩聚雨成災導致大埔溪洪水暴漲,當時由斗六開往林內一輛計程車直駛至溪中被洪水沖流至 一公里 餘田 部村邊,幸王爺神威顯赫將該車默挽至溪床邊,田部民眾觀後合力撈起幸無恙由王爺暗中保佑解險,查 明駕駛人,林內鄉烏塗村民,此乃至王爺顯化第二奇蹟,使十方善信感沐神恩廣大欽仰膜拜,他誼兄誠 懇彫塑金身設堂奉祀,他誼兄弟只五位計議中再加添張生龍村、黃生順正共七名誼兄弟,王爺將該堂命 名六義堂,示云六義堂爐下兄弟和諧輪年座鎮,每年過爐至癸丑年 ( 六十二年 ) 四月間長和宮屬下委員及 眾生虔意並懇求王爺到宮設定期日濟世至甲寅年 ( 六十三年 ) 九月七日上蒼旨降石榴班長和宮建造凌霄寶 殿旨令王爺督導,王爺受命即擇同年 十月六日 卯時動土興建,期限五年間至戊午年 ( 六十七年 ) 廟貌有 七分完成王爺就指定十一月一段小結束小謝土乃王爺督建寶殿屆滿復返六義堂濟世至庚申年 ( 六十九年 ) 上蒼准旨興建振王宮籌建選擇地址有田部村民,陳、張、蔡氏三姓籍獻石榴班段四九九號地形三角請王 爺鑒察該地,王爺答示建造,此乃第三奇蹟顯化之處,即定座向癸、丁,分金並擇於 十二月初三 日辰時 破土興工,受十方善信等鼎力支持誠心奉獻得順利進行,至廟貌完竣王爺擇於民國乙丑年 十月廿二日 安 座入火佑化眾生,護國安民,千秋俎豆,香煙席佈。
李府千歲簡介─李大王爺,名大亮,涇陽人,生於隋代開皇年間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生性忠謹,文武俱備, 唐太宗貞觀九年 ( 公元六三五年 ) 征吐谷渾有功,帝封五陽公爵位,膺任工部尚書,右衛大將軍,昇化後, 玉帝敕封 [ 代天巡狩 ],駐守人間,坐擁王船,巡狩四方,驅疫逐瘟。
緣於隋煬帝時,荒縱無道,徭役兵興,人民不堪賦稅繁苛,而聚集為盜,烽火燃遍中原,李大亮與池夢彪, 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等五人志趣相投,結為生死之交,眼見大好河山淪為兵干戈之地,乃變賣家產, 賑恤窮苦百姓,唐高宗李淵入關後,時在隋恭帝義寧元年 ( 公元六一七年 ),李大亮等五人相偕投效,奉 命鎮守土門,逐退入侵胡人,李被授全州總管司馬,旋擢升遷安州刺史,池,吳,朱,范亦分別授以中 郎將,折衝都尉職。
唐貞觀八年,李大亮以行軍總管身份偕同池,吳,朱,范等將領率兵征伐吐谷渾 ( 本為遼東鮮卑種,吐 谷渾為酋帥長子,與弟不合,率部西遷陰山而居,擁有甘松之南,從洮水之西南,極於白蘭,擁地數千里, 後裔遂以其為國名 ),大破悍勇番兵,李等分別授升將軍,刺史等職,功在國家,死而為神。
李府王爺為「五府千歲」之首,俗名大亮,生於隋朝之涇陽人氏,秉性忠謹而文武兼備,於唐太宗之貞 觀九年 ( 公元六三五 ) 御命征討吐谷渾有功,昇化後旋被玉帝敕封為代天巡狩,駐守人間,巡狩四方, 乃在明末被先民奉祀來台。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