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8701
P. 3

sequence
开放十年后的大学生 因此更具有那一年代的特色。这首先表现在随着打开国 门 思想的解放 港台乃至西方文化、思想理论、生活方式的不断传入中国 他们不像此前的大学生因承袭传统思想文化 又深受当时的主流思想观念的影 响 显得较为传统而保守 而他们却是迎着新潮流而上的弄潮儿。他们更乐意 在新文化、新思想理论中恣情倘佯 更愿意在当时的文化热中吸取营养 翱翔 于中 更能接受新的生活样式而勇于尝新 形成有别于老一辈学人的鲜明学养 与特色。其二 他们的言行不像老一辈学子那样循规蹈矩 而是更为开放 更 更 为大胆 更为敢作敢为 颇有“五四时期”追求新思想、新文化、新潮流的青 年人的锐气与闯劲。这在他们当年的学习生活与校园各种活动中均有所表现。 其三 他们的学生时代正处于经济上改革开放 下海经商的潮流中 因此他们 中的部分人受其影响 跃跃欲试 期盼着早日投入轰轰烈烈的实际社会工作 中。因此在这一群体中 极少有愿意再过书院式的生活 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者。他们有不少人更愿意毕业后从事文教外的工作 在实实在在的社会工作和 创业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再加上当时社会的客观条件的制约 他们中从事教育 和学术研究工作的可谓凤毛麟角。当然这一特色是时代潮流造成的 也未必不 是好事。值得庆贺的是他们中的部分同学在不同的工作中 终究成就了自己不 俗的事业 我真为他们的成功而高兴。
据我所知 厦大中文七七级学生在他们入学三十周年时曾出过一本专书 以纪念恢复高考和入学三十周年。因此《八七〇一》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本厦大 中文系学子为纪念入学三十周年而书写的专书。这两本书相隔十年 各有其时 代特色 在厦大中文系的系史上可谓是璀璨的双星 颇令人瞩目 很有时代意 义。籍此可以映照出那一年代厦大中文系学子乃至教师的教与学、校园生活及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