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8701
P. 48
36 / 37
该说 这位同学在班上 60 名同学(中文八七级入学之初只有六十名学生 后 来转来两位擅长排球的体育特长生 再后来他俩又转到别系 八七级遂又回归 60 人规模)中 算不上出类拔萃的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发自内心钦佩 我甚 至觉得 这种勇气和格局 是我们很多人都难以企及的。
我不禁暗暗地为他祈福 祝愿他能在艰难之地找到施展才华的天地。不知 经年之后 远在攀枝花工作的这位学生 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再次深深祝 福和挂念。
八七学子尊师重教 在系里也是有名的。经常有系里授课老师路上遇到 我 总是禁不住大夸班上的同学如何如何尊师重教 知书达礼。或许可以说 这正是八七学子身上知恩图报种子的最初萌芽。
身为班主任和辅导员 我们也无数次感动于八七学子的感恩之心。班主任 吴老师数次外出讲学开会 分配在各地的八七学子 闻讯无不热情款待 悉心 照顾。今年是八七学子入学三十周年 又适逢吴在庆老师从教五十周年 同学 们早早就在筹划 将庆祝吴老师从教五十周年列为八七学子入学三十周年活动 的一大主题 其情殷殷 其心拳拳。
我出差在外 因为担心叨扰大家 很少告知八七学子 但偶尔被同学知 悉 也是备受礼遇。记得两位在省委机关重要岗位工作的学生以及一位在榕某 国企担任高管的学生 获悉我抵榕出差或开会 的信息 均抽出宝贵时 间 邀来同在福州工作 的其他八七级同学 与 我聚餐 追忆大学时光 的点点滴滴 重叙师生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情谊 令我感念至今。 四年间 在我悉心 陪伴八七学子成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