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8701
P. 223
8701
俞兆平老师
三年级下学期的《美学概论》 是俞兆平老师给我们上的。这门课是大学 四年期间 最有理论色彩的课 估计很多女生都不喜欢这门课。
俞老师那个时候四十才出头 中等个 没戴眼镜 所以两眼炯炯有神。他 在课堂上讲一些深奥的哲学名词 我们经常如入云山雾海 不知所云。但俞老 师也不管我们听不听得懂 还是按照他的思路 一味地往下讲 一点也不在乎 是否对牛弹琴。
我至今还记得俞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个观点 因为这个观点太能激发我的眼 界了。他说:海德格尔曾认为 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实际上隔了一层透明的 玻璃。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其实不然 因为我们不知道 那 玻璃其实将这世界隔开了。我当时听到这个观点 觉得好新奇。再联想到庄子的 梦蝶 也痴人说梦般地琢磨: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是不是某个人的梦境呢?
俞老师的儿子那个时候上高中。有一天 陈忠告诉我 他儿子在《福建文 学》发表了一篇小说 评价很高 代表了福建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像我这样 一个不会写文章的中文系学生 听到这样的传奇 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真是 虎父无犬子啊!郭耕和陈忠向俞老师问起这事 俞老师不由分说 不自觉就流 露出父亲的自豪。不过 奇怪的是 他儿子后来却上的是厦大财经系 并没有 去当作家。
俞老师在课上讲这些深奥的哲学名词 估计最对郭耕的胃口 所以 郭 郭 耕和俞老师的对话最多。郭耕经常也用哲学家的口吻 对我们讲:如果你把 “一”给讲清楚了 你就弄明白了整个世界。哎 真是高深而经典啊!
《美学概论》这门课 没有考试 而是写一篇小论文。我还清楚地记得自 己拿了一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抄了一段里面论述马克思的话 来分析美 和实践的关系。后来 成绩出来 郭耕得了 91 分 全班最高。而我呢 也不 错 得了 85 分 在班上也位居前三甲。这也让我得意了一阵子:也许 我是 一个理论思维还不错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