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玩埤世代
P. 93

  十、品牌故事
「花了九年與自然共存,值得嗎 ?」 「我告訴你,值得。」
據斗南農會統計,91 年至今,以馬鈴薯為例,平均一季就有將近 30,000 公斤的 NG 產品遭到市場淘汰,這些產品只能以掩埋的方式 進行處理,但在其背後,蚊蟲滋生、腐敗導致的污染問題也深影響著 土地的健康。九年前,一個默默無名的小村莊開始意識到這一切,這 是一群平凡的農民,追求的是對於腳下土地的健康 ; 追求的是用自己 的手一株一株拉拔長大的作物。
「如果能夠降低對土地的負擔,但又能提升品質,我們何樂不為 ?」 循環農業的本意是以不浪費農業產物中任何一環,達到減少運輸里 程、大幅降低碳足跡的效益。 九年前,沒有任何颱風襲擊寶島,或 許這對於各行各業是個喜訊,但對於埤麻,對於農夫們,可不這麼認 為,安穩的天氣造成的蔬果過剩,當季就有超過 200,000 公斤的紅 蘿蔔超出標準,一個一個好不容易熟成的心血眼看要全數拋棄,身為 農民,自然著急地都紅了眼,還好這樣龐大的問題,就在各種陰錯陽 差之下,通過成為埤麻牛的飼料解決了,但也意外的發現,這樣使用 次級品原料來製作的飼料,不僅使埤麻牛食欲遽增,更是能將作物原 本豐富的營養價值完全回饋到埤麻牛的品質上。以此,農民們開始細 心研究,怎麼樣能夠用最好的配方、最少的浪費,讓作物得到最好的 成效。
「當時很多農民覺得已經夠了阿,長大了,有錢賣就好。」
「但就是我們還是持續在精進,才有今天的斗南,今天的埤麻。」
經過不斷的調整,終於在雲林這一大片土地上孕育出一套不同凡響的 公式,藉著農廢物精煉出的飼料配方,使埤麻牛的肉質更軟、更甜, 再以分離式處理埤麻牛所排放出的排泄物,循環滋潤埤麻的每一分 地,讓在地的四色馬鈴薯、胡蘿蔔、越光米都能充分吸收養分,成長 出口感更好、更有品質的作物。在埤麻這小小的社區中,解決了大大 的農廢物問題,而減少碳足跡里程,更是做到了與自然共存。
九年了,值不值的的問題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將這樣的產品交到客人手上,我們很驕傲。
93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