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Demo
P. 35

碇橋施工前。
碇橋施工後。
的訴求,提議雙方能有相互溝通的對話平台, 並率先於104年11月13日,啟動第一場官方與 公民組織的正式對談──「野溪治理安全並兼 顧生態環境永續經營座談會」,就「固床工應 用」、「野溪復育」、「公民參與」、「生態 檢核」四大議題進行研討,開展一連串的溝通 互動,並於105年起規劃展開工程環境友善評 估作業。105年1月30日與荒野保護協會臺東 分會及曾晴賢教等專家學者意見交流,提出溪 流治理不應僅為渠道化思維,應以整體棲地改 善的觀念來思考。
Soil and Water
■ 積極參與友善環境工程 106年度「都蘭沿海及馬武窟溪集水區環
境友善評估」委辦計畫,針對東海岸野溪進行 調查與滾動式檢討。溪流工程與生態間的議題 重點包括: 1.固床工與攔砂壩造成落差,形成生物廊道的
阻隔,使迴游性生物無法上溯。 2.整平河床的工程造成棲地單調與水流過淺,
生物因棲地消失,導致無法完成其生命史。 3.大量的水泥工程不利植物生長,使其覆蓋度
較低。 4.部分溪水因引水或周邊農民取水造成下游水
源枯竭,且有伏流水現象產生。 5.水泥邊坡,無孔隙使植物不易生長,且植物
的根不易深入底層。 因此透過上述五點,針對碇橋溪、羊橋
溪、藤橋溪、八里溪(鉛橋)、都蘭溪個別做 了固床工降低的環境友善措施及維護生態景觀 完整性之建議。於107年執行「羊橋溪等鄰近 野溪加強維護改善工程」,於施工中及完工後 再持續追蹤,將工程的優缺點進行調查與滾動 式檢討,以利後續友善環境工程推動。
104年11月13日,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啟動第一場官方與公 民組織的正式對談。
地方大小事 35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