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PRURookie90_full
P. 242

PRURookies 90天啟航計劃 第49天 【好文分享】提升溝通成效 懂言外之意,提升溝通成效
最近在企業訓練課程中遇到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家企業最近時常接到客戶抱怨:「銷售人員服務不周,合約也說明 不清楚」,但當主管回頭與銷售人員確認時,銷售人員卻大喊冤枉:「服務的過程中,客戶一直笑笑的,講解合約 時也說沒問題,為什麼最後不埋單,甚至打電話投訴?」
由此便可知道,這位銷售人員是遇到溝通的典型障礙 —— 只聽見客戶話中的「字面意思」,而忽略了「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才是客戶心中真正的想法,可能是不願意或不好意思說,或甚至是連他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的深層意 念,但卻常是左右決策的關鍵。因此,培養解讀他人「言外之意」的能力,正是提升成交率、溝通力、說服力的重 要方針!那麼,該如何培養解讀的能力,可以參考以下2個原則:
原則1 : 解讀「非語言訊息」
溝通時,我們經常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說話的「內容」,卻忽略了內容背後的「感情」其實更有影響力。正如卡內基 所言,「溝通中有85%的成效,是來自非語言訊息」,當你愈能解讀對方的非語言訊息,就愈能在短時間內判斷對 方到底是支持還是仍有疑慮。看到這裡,你覺得自己的非語言溝通能力是敏銳出色或較不敏感?如果你屬於較不敏 感的人,或許可以請求協助。
我有一位男性學員是高階主管,他在參與重要的談判會議時,會請女性同事一起出席。這位女同事只負責「觀察」 對方的非語言訊息,並成為談判策略的調整依據。他進一步說明:這是因為他認為女性對於對方的臉部表情、肢體 動作、口氣語調的細微變化,甚至是衣著或隨身物品所透露出的訊息更為敏感,經常能從其中得到未被言語表達出 來的訊息。
然而,其實無論性別,只要經過適度的訓練,都能培養出細膩的觀察力,關鍵就在不只專注聆聽對方的話語,也將 注意集中在對方的「非語言訊息」上。
如當對方聆聽你報告事情,但正當他聽到第3點時,卻瞇起眼睛歪了一下頭,或眉頭稍皺又鬆開,或抿了抿嘴、調 整了一下領帶等,這都可能代表對方並不完全理解或同意。或者,當對方在你說話時眼神閃爍、東張西望、看手錶 或手機訊息,這時他心中大概掛念著別的事情,最好不要提出重要意見或關鍵訴求;甚至,當你提出問題,對方回 答的速度異於往常的快,或是在特別長的停頓後才回答,很可能是他想隱藏真正想法而趕快拋出答案,還是他心中 正猶豫不決,或另有考量。
儘管這推測並不一定百分百正確,重要的是:當你能在第一時間點察覺對方有疑慮,就可以即時採取適當行動,引 導他表達心中真正的想法,你也才有辦法真正的幫助到客戶。例如,假設你在說明「理賠條件」時,發現對方皺了 一下眉頭,就可以在最後針對理賠條件再做補充說明。
   242
 
























































































   240   241   242   243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