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新加坡封城日记 - 一个中小企业雇主的心声
P. 194
至员工被遣送回国。微不足道的小雇主们,就像勤奋的蜜蜂一样, 领着一帮最低层的外劳,支撑着几百亿的建筑行业,缴付着几十个 亿的劳工税,养活着众多富翁大佬。但别忘了,古人有云:“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过度的压迫往往导致不稳定,维稳的成本是谁 也无法承受的。
这突发的疫情之下,小雇主不仅要面临产能不足,工效低 下,额外安全成本增加,工人队伍不稳定,而且还要承担价格不 菲的检测费用,重压之下,所谓“船小易掉头”,不少雇主不得 不含恨黯然退场,“一生肠断国西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夫泪”。
当然我们能想到的方案结果,可能有些人已经在做了。这疫 情和这政策,让某些原本就风雨飘摇的雇主,更有下定决心的勇 气。但当拥有众多客工的小雇主们纷纷倒闭后,这些客工如何安 置?目前航空又95%停飞,机票一座难求,价格也是高不可攀。 出于人道主义,负责任的政府和保险公司不得不承担起照顾这些 工人的责任,那么多客工,安全和稳定问题恐怕会是一颗随时可 能被踩爆的地雷。
据报道,新加坡建筑业每年有300亿左右的合同,近年 来经济行情不好,政府占60%的投资,大部分为公共基建项 目。有人呼吁,政府能否减缓未来建设投资计划,把未来的 投资额挪移到当下的疫情之中,以救小雇主的“苍生”。 “达则兼济天下”,发展商和业主总是比小雇主们有更强的实 力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虽然他们也同样受到工期延误所带来的 财务利息上升的风险,但比起小雇主手停口停的生活窘迫,他们 更加有抵御能力。如果有其他办法,又有谁愿意领着工人,风吹 日晒,忍气吞声,搬砖度日呢?
商场如战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既残酷而又现实。就如
194 新加坡 封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