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新加坡封城日记 - 一个中小企业雇主的心声
P. 22
只有政府人力部批准的宿舍才有资格和名额登记,还必须时刻更 新,以保证网上登记之宿舍和实际居住地址符合。
此后绝大部分的工地,尤其在市区的工作场所,都不批准在 工地居住。大多数企业为了符合政策,无奈租赁居住偏远的劳工 宿舍。不仅要承担每个人每月250-400元左右的住宿成本,还要 负责交通运费,工人也被迫早起晚睡,有些还要近一个小时的路 程。有些企业因为一两个工人登记不当,而被罚款,甚至被禁止 申请工人。
政府的政策显然是为了更好管理外劳,给其更好的居住环 境,也减少给本地居民带来的骚扰和不便,但却没有考虑集中管 理的风险,也没有考虑建筑企业和外劳本身的成本和不便。
早在2012年,我们就写信给政府部门阐述在工地建立宿舍的 好处和利益,当然这样做的首先条件是必须符合政府关于劳工宿 舍管理的各项要求,工地上也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但随后集 中宿舍会越建越多,而同时政府一直减少外劳,导致一些专门劳 工宿舍反而楼多人少,入住率不足,为此政府非常严格控制在工 地批准和建立劳工宿舍,会设置门槛和延缓批准时间,造成建筑 企业和工人巨大的不便。
因此,我们建筑行业为劳工宿舍花费了多少钱、多少精力,可 想而知。什么地址登记,什么面积要求,什么设施齐全,什么合法 手续,无一不是增加住宿成本,增加运输成本,增加未知风险。就 因为这种集中营似的管理制度,不仅让建筑公司近几年承担巨大的 成本压力,现在更是让2万多客工一起承担健康风险。谁来为政策措 施带来的损害承担责任?
怪不得这几天孟加拉客工宁愿罢工被扣钱,也不愿上班。希 望政府及时调整劳工宿舍政策,支持建筑业渡过难关;也祈祷外 劳工友们健康平安,早日复工。
22 新加坡 封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