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論語愛
P. 155

不遺(遺棄、遺忘)則民不偷(薄,人情浮薄不敦厚)」(8.2)



                     孔子以恭、慎、勇、直四德目,作為人立身建德之首務,然在實踐的

               過程中,當達乎中道,過與不及便會產生勞、葸、亂、絞四個弊端,不但

               損己,而且傷生。  古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凡在上位,敬親行

               仁,民德自然淳厚!





                        恭而無禮則勞:

               (1)一昧恭敬而不合乎禮,則己徒勞而人不以為禮。

               (2)朱子說:「無禮,則無節文。」人應該守禮,用「禮」節制一切行

               為,才能適中而沒有弊端。





                     孔子教人實踐「禮」的中道,倡導以厚德待人,躬親篤實,使民風歸

               於仁厚。為人處世,一昧恭敬,不依禮節制得宜,會流於卑躬屈節而徒勞

               無功;一昧謹慎,而用禮節制,瞻前顧後反成畏怯;一昧勇敢,而用禮節

               制,會盲動闖禍,行為悖亂;一昧正直,不以禮節制,會流於偏頗激憤,

               性情急躁。上位領導群眾的人,奉行敦厚之道,上尊敬親長,下慈愛人

               群,百姓就會聞風興起,趨向仁愛、敦厚德行;不遺忘故有道德,百姓受

               到感化,風俗自然敦厚。」







               《論語愛》(138)每天五分鐘 2019/10/16

               子曰:「狂(狂生,無趣貌)而不直(直爽),侗(未成器之人,無知貌)

               而不愿(忠厚),悾悾(誠懇的樣子,無能貌)而不信(守信用),吾不知之矣

               (其絕之之辭,亦不屑之教誨也)。」(8.16)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