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論語愛
P. 226

本文的「敬」字,專指發現於外的行事而言「修己」是內在的工夫,而

               「敬」是外在的表現。「敬」主於思慮不雜,修己則內直,將此不斷拓展,推

               己及人,依此而進,普化天下。






               《論語愛》(208)每天五分鐘 2019/12/25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

               之學也。」明日遂行。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

               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15.1)




                    兩位相互仰慕已久的人,初次會面的談話,竟然是這種「話不投機」的結

               局。有些像後來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劈頭就來上一句「叟不遠千里而來,亦

               將有以利吾國乎?」兩位國君一個要談軍事,一個要談利;兩位聖人一個要談

               俎豆之事(禮),一個要談「仁義」。同樣的都是「話不投機」。「軍旅之

               事,未之學也。」孔子懂「兵道」嗎?如果孔子不懂,孔子又常談「兵道」之
               類事。

               (1)「足兵」與「去兵」

               (12.7)

               (2)「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14.29)

               (3)「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14.30)




                      有一次齊國派卿大夫國師領兵前來攻打魯國,魯國的大夫季康子就派冉求

               率領左軍,樊遲率領右軍出而扺禦齊軍的攻擊。冉求在出發之前對季康子說,

               不是不能打勝仗,而是人民對你還沒有信心,如果能與民約法三章,必可一戰

               功成。季康子答應照辦,果然士氣如虹,冉求執戈直入齊軍,一戰而逐退齊
               軍。後來季康子問道:「你怎麼懂得作戰的?是學的還是天生的?」冉求說是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