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Demo
P. 14
012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90 年 6 月 14 日,時任總統陳水扁(左 一)、行政院長張俊雄(右三)出席行 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大會,肯定客家族 群是臺灣進步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土」為主旨,持續不懈推動客 家運動,將客家議題提升至社 會公眾議題。82 年更成立「新 客助選團」,直接參與臺灣的 政治與社會改革,使客家族群 的訴求受到政治人物與社會大 眾的關注。隨後第一家以客語 發音的「寶島客家電台」歷經 2
年爭取,終於在 85 年獲得合法 執照,開拓出客家在公共媒體 發聲的灘頭堡。
由上而下,國家肯認榮 耀多元族群價值
回顧過去,在威權時代的統 合主義下,曾經刻意忽視族群 間原本存在的異質性,卻在臺 灣政治民主化和經濟自由化的 過程中,面對以個人主義為基 礎的市場自由競爭,又再度讓 弱勢族群陷入主流文化力量壓
制的窘境中,持續迫使少數或 弱勢族群文化瀕危或消失。這 不但是對於少數族群在尊嚴和 人權議題上的傷害,更是讓社 會文化趨向單一化,使得國家 發展缺乏多元活力。
89 年臺灣第一次政權輪替, 開啟了臺灣客家運動由民間運動 邁入「政策化」的契機。陳水扁 總統兌現競選政見《客家政策白 皮書》中設立行政院客家委員 會、客家電視頻道等主張,於同 年 9 月 1 日先行成立「行政院客 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由時任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徐正光先生 兼任籌備處主任。
為尋求社會各界廣泛認同與 立法院支持,「行政院客家委 員會組織條例」能在最短時間 内通過並公布實施,以加速推
展客家文化永續發展,促進臺 灣成為多元和諧的現代社會, 因此在各界努力推動與籌備處 成員奔走之下,立法院於 90 年 5 月 月 4 日三讀通過「行政院客家 委員會組織條例」,並於 6 月 月 14 日正式設置「行政院客家委 員會」(即現行「客家委員會」 之前身)。
客家文化作為臺灣本土文化 的一環,在過去偏頗的語言政 策下,與本土其他文化同受打 壓
又因人口組成較為弱勢, 在臺灣民主化、自由化的發展 進程中,與其他強勢或人口優 勢文化競爭屈居劣勢。因此中 央部會層級的客家專責機關成 立,不僅是為凝聚客家精英、 整合政府資源,同時也肩負起 延續客家文化、振興客家傳統, 以及開創客家新契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