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建造一個我喜歡回去的家』——關得年牧師
P. 138
「這就是我將來想要做的事!」
在明尼蘇達州一進到十一月便會下第一場雪。該月的首週傍晚,我們一群
華人基督徒頂著雪花,隨夥走進已經擠滿兩萬人的會場裡,參加為期一週
的「真善美青少年衝突處理」(Basic Youth Conflicts) 講座。那時我正值
大二,英文還是不好,有很多地方聽不懂講員所講的話。不過因為他有講
義和投影片,所以我可以一邊翻字典一邊去了解他的教導。這位名叫比爾
哥德 (Bill Gothard) 的傳道人,首先提到現實生活中兩代之間的矛盾,以
及許多個人的信仰問題。隨後,他從聖經的角度切入,提供許多頗具啟發
性的真理原則,可以洽當地應用到個人、婚姻家庭及兩代的關係上。我非
常專注地聆聽,驚訝講員如此精準貼切地描繪我在原生家庭裡所體驗過
的掙扎,和我所觀察到普遍發生在其他家庭中的衝突。我驚呼原來聖經早
已提供眾多實用的人生解答! 從那一週的講座中,我認定聖經的教導絕對
能夠解決人類最根源的難題,提供我們個人、婚姻、家庭衝突的解答。那
把鑰匙就是神的話語!
從聚會場所走出來,我向自己明確地説了上述的那句話。43年後的今天,
這句話仍然猶言在耳。正因著我有這個確據,我一直用神的話語來教導家
人,也是這樣在教會中教導眾人。
宣講神的話——人生根源難題的解答!
「我想作的,是能夠促使人生命產生改變的事!」
這是我對太太的回話。當時有一個福音機構邀請我參加他們門徒訓練的
事工,成為他們的特約講師。我喜歡這一類型的工作。但經過反覆思量,
我想到與會者參加培訓或講座之後,假如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的話,他
們只不過是聽見更多知識而已,對他們的靈命成長不會產生太大的幫助。
事實上,他們需要一個教會人際互動的環境幫助他們成長,利用服事同工
磨合之過程幫助他們成熟。此外,各家必須要兩、三代同於一個教會裡聚
會和服事,才能驗收我們所教導的門徒訓練、能否成功落實在每個家中。
因此我謝絕那個福音機構之盛情聘請,一心一意走上牧會的道路。從那時
到如今,不覺間過了34個年頭,我期待看到更多是兩代一起聚會、一起同
136 © Vineyard of Hope Church 基督福樂之家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