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建造一個我喜歡回去的家』——關得年牧師
P. 182
「複習六個關鍵的持家理念,與其落實行動!」
我在本書的引言 3 中寫著說 : 「在我的體驗中,我發現一個幸福的家庭,
需要奠基於以下七個關鍵性的持家理念,與其衍生出來之實際行動——
七個幸福家庭的生活原則。」我在前面六集,分別用許多我個人成長及教
養六個兒女長大經歷中的小故事,闡明六個關鍵性的持家理念,和落實在
我家裡的具體行動。這就是我建造一個「我喜歡回去的家」之心路歷程。
在我以本集 (只有本文內容) 作結論前,讓我先複習前六集的重點。
第一集提到「父親的陪伴」(包括母親,下同) ,著重回顧我這作為父親的,
必須讓父神的愛先充滿我心,我才能成為擁有真神父愛的人去愛我的兒
女。此外,我不可容許原生家庭那些不屬神的人事物繼續影響我,更不可
讓任何負面的「原生病毒」感染我現在的家。另一方面,當孩子看見父親
改變、主動尋求神時,他們也會效法父親去追求父神的同在。
第二集提到「給彼此空間」,是我反省早年教養兒女時,我曾經設定許多
規矩,引發孩子們覺得父母管教過嚴,徒生情緖反彈之爭。所以,注重有
父親陪伴的同時,我發現要當心不可扼殺兒女成長時所需要有的空間。我
和太太學習多留給兒女有犯錯及成熟的空間,同時多為孩子們禱告,邀請
聖靈在他們心中工作使他們改變,開始潔身自愛和自律的生活。當我放手
時,神便會接手!
第三集提到「饒恕跟和好」,是因為移民家庭的兩代之間,確實存在許多
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使我們的家成為產生衝突的高風險群。但我和太太
堅守「24 小時內處理好摩擦」的家風,有助我們兩代確立饒恕的氛圍。
當我們面對紛爭時,正是我們操練「捨己」功課的機會。此外,我帶著兒
女解讀彼此「愛的語言」,以恩慈相待來建立親密的關係。
180 © Vineyard of Hope Church 基督福樂之家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