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研精醫訊93期
P. 5

93
                                                                               研精醫訊




                                   < 編輯室報告                        >





              本期研精醫訊在《人物專訪》的部分,我們採訪了《痠痛經穴療法》的作者方幸賓老
            師。方老師本身並未接受過中醫教育,但憑藉著對中醫的愛好,以中醫「以上治下,以下治
            上,上病下取」的精神,自學並摸索出「十二經陰陽氣脈病理療法」,也提供了一些養生的
            看法,言談之中透露出方老師對中醫的信心與熱忱,令身為未來專業醫療工作者的我們深深
            為之感動,他的努力不懈與實踐精神值得我們效法。


              本期《特別演講》由張志鴻醫師主講,主題是「台灣中醫職場的現況與未來」。張醫師
            以自身的經驗,從自己的家庭背景、學醫的過程到參與行政遇到的一些問題,將這些心路歷
            程和大家分享。演講內容除了提醒學弟妹們學習中醫應有的態度,並解說中醫近幾年來所面
            對的幾項大轉變:中醫健保總額回到分區分配、兩年負責醫師訓練改革、大陸對台灣中醫的
            局部開放…等,以及最近所面臨到傷科助理與調劑權…等問題,詳細的解說這些問題的始
            末,若每個人都願意關注這些問題、為中醫盡一點心力,相信整個大環境將會變得越來越
            好!


              本期《學術專文》特別向陳方周老師邀稿,分享他個人對脈診之研究心得—「脈象的量
            測與分析技術」。脈學,一直是中醫四診中最讓人難以掌握的部分,然而由於其神秘卻又不
            可或缺的特性,吸引了不少近代學者研究與進行實驗。老師以儀器偵測到的脈波圖為主軸,
            深入淺出地解釋圖形在生理學上意義,並且結合本身物理學的專業背景,說明如何以科學的
            方式進行分析,文末亦介紹了魏凌雲與王唯工兩位學者研究脈波之兩種不同的策略。結論部
            分,老師點出目前脈學研究的瓶頸,提供意見給讀者作為未來的研究方向之參考,或許有朝
            一日脈學將不再是抽象難懂的一門學問。最後,特別感謝李健祥老師提供親筆揮毫的書法
            字,作為93、94期研精醫訊的封面,希望帶給大家煥然一新的感受!


              曾經聽過一位導演說過:「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怎麼說呢?從開始安排每一幕
            場景、演員表現出來的感覺、拍攝的手法,到影片剪接,每一個細節無不絞盡腦汁,再三斟
            酌,為了將最完美的作品呈現給觀眾,然而,似乎總是難以達到完美境界,總是對於那一兩
            處的瑕疵嘆息。首次擔任主編的我們,也懷著這樣的心情,戰戰兢兢地修改每一字句,希望
            能把竭誠邀請到的受訪者與演講者的原意表達出來,把最真實的感動帶給大家,也許最終仍
            未臻完善,但我們衷心的希望大家在閱讀中,能感受到字句背後的那股真心與熱忱。任何事
            情的成功,不可能只單憑著個人的力量而達到,因此,在此感謝所有曾為研精醫訊盡一份心
            力的人,感謝系友們的支持,也歡迎提供任何意見或來稿,您的每句話都將成為研精醫訊前
            進的動力!

            研精醫訊信箱:pbcmyj@cmu.edu.tw。(詳見書末投稿資訊)


                                                             27屆研精醫訊部部長  江孟潔/張孟琪



                                                   1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