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106醫學倫理暨人文醫學讀書心得精選集
P. 64

的不諒解等問題,都在努力之下化解,最終得以讓居
            家  安  寧  順  利  推  行  ,  讓  金  山  變  成  全  國  第  一  個  「  安  寧  社
            區」。

                 然而,隨著醫療科技日益增進,不斷挑戰社會對「善終」

            的想法,仍有許多住加護病房的末期病人直到死亡當天還在
            積極抽血、照X光,甚至洗腎、或用葉克膜維生,不斷被各
            種儀器和藥爱「治療」,導致全身浮腫,這真的是臨終病人

            想要的嗎?  這些醫療處置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病人而言可能
            變成一種折磨,留給家屬的更是無盡的夢饜。曾有篇雜誌調
            查內容是詢問民眾「希望將來如何結束生命?」結果大多數
            人答案是「在睡夢中安詳溘逝」,但目前現況卻不盡然;黃
            勝堅醫師曾在著作中點出:「放手,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

            什麼都要嘗詴去做,善終這堂課,是醫療人員最艱難也最該
            學好的一門醫術」。因此,我認為雖然臨終病患居家安寧與
            社會倫理以及現況醫學方面尚有諸多需要謀合之處,但居家

            安寧儼然已是面臨人口老化之社會之趨勢,且居家安寧除了
            撫慰病患與家屬情感方面的需求,更可減少無效醫療的產生
            。雖然在現今社會要推行安寧的生命價值觀仍有很大挑戰與
            困難,除了培養醫院與社會大眾之間的信任外,還需要提供
            更多的安寧專業訓練,更重要的是醫療人員要走出白色巨塔

            ,永續醫界之送行者之理念,才能造福更多末期病人,以達
            到生死兩相安。






              50       106 年度〃醫學倫理〃人文醫學〃心得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