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洛城作家2020final
P. 34

Los Angeles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2020
                文学评论与欣赏






                             《藤校逐梦》,我们到底要什么



                                                                                   ■   黄宗之



                 陈屹视线 导语                                            我在将近三十年之后才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是
                 2017年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我与黄                      我父亲造成的。对他在我人生道路上所起到的作用,
             宗之等30位作家由主办方安排周游天津。之前我并没有读                         我是爱“恨”交加。由于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和陆军
             过黄宗之的作品,因为中餐、晚餐都坐在同一桌上,彼此有                         大学,是起义军人,在历次运动中自然成了运动员。
             了近距离的交流,而且回来就把黄宗之的作品仔细翻读一                          他不顾我的感受,不准我读文学专业,坚决逼我学
             遍。                                                 医。在随后的近三十年里,我基本上远离文学,甚至
                 我对黄宗之作品充满好奇心。一方面发现,那时他已                        很少花时间读文学作品,内心怕因此唤醒我潜在于心
             经出版的四本小说都是两位作者黄宗之、朱雪梅署名,也                          曾经还有过的梦想。
             就是夫妇合著的书;另外一方面,虽然说是虚构内容,但                              在父亲远离人世,我和妻子陆续合作发表了5部长
             是,总感觉就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我是以纪实作品                          篇小说,我既成了生物医学科学家,又是一名新移民
             的心态来读完的。                                           作家时,我又在心底里,发自肺腑地对我父亲充满感
                 作为80年代就开始了留美旅居生涯的我,对黄宗之                        泣。这是因为,在海外进行华文文学创作,想依靠发
             夫妻俩的四本作品里讲述的近30年新留学移民的纠结、迷                         表作品养家糊口比登天还难。我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
             茫、寻觅、反思、发现、失落到找到自己的心路历程,特别                         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又能在
             对他们对100年前中国华工为美国修建了铁路,而今天中国                        没有任何经济压力的状态下随心所欲地创作,正是因
             高智商的知识学人为美国搭起了高科技高速公路的解读,                          为我父亲当初不近人情的决绝,这让我的人生多了丰
             印象深刻!他们夫妇希望通过文字记录,留下我们这代人                          富、充实,有了更高的生活质量、更丰盛的生命价值
             的海外新移民的奋斗历史。                                       和更深刻的生存意义。
                 对于作家,特别是海外作家,写作是最无功利色彩、                            为什么我会成为作家?话需回到三十年前。
             又最孤独的路,没有相当的热爱与自律,很难迈入此创作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
             之旅。而黄宗之夫妇一同上路,这个过程是一条什么风景                          个窗口,处在关闭的房间里人们突然由这扇窗口看到
             线呢?强烈的好奇心打开了我们访谈的开场白。                              了窗外,“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首先觉醒的知识分
                                                                子潮水般地奔涌到世界各地。能走的都走了,各个大
                 陈屹视线                                           学的研究室几乎走空了。九十年代,我们也随着这股
                 很多海外华文作家都是非文学专业出身的。你学的是                        潮水奔到美国。在当时还很贫穷的中国走到物质高度
             医学专业,出国前在大学里工作,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文                          发达的西方世界,穷惯了也穷怕了的我,出国的原因
             学作品。出国后,你任职美国大学和生物制药公司,长期从                         主要是冲着物质和生存条件的巨大落差而离开故土
             事科学研究。我想知道,你是怎样走上华文文学创作道路                          的。
             的?是什么原因让你成为了作家?                                        在许多人眼里,能在美国的著名大学里做研究应
                 生物医学科学家、华文作家 黄宗之                               该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工资、福利、劳保、退
                 从事文学创作、成为作家最原始的起因是基于我                          休养老金样样都有。在美国,特别是在洛杉矶、纽
             本身对文学的热爱,也就是说,我从小就有想当作家                            约、波士顿这类大都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实验室
             的愿望。也许,我是受了父亲对文学热爱的影响,他                            中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人。我们这些从中国大陆来的
             喜欢写诗。也许更多的是我受到中学语文老师、刘林                            科技人员成了美国实验室里最为勤奋努力的一群人。
             旭班主任的影响,她是著名作家丁玲的同乡、校友,                            大家就像挤到了一个竞技场里,为了一份还不错的工
             在她的语文课堂上,丁玲的名字和她的长篇小说《太                            作、为了绿卡、为了一个美国梦,起早贪黑泡在实验
             阳照在桑干河上》经常挂在老师的嘴上。它们成了引                            室里为老板做研究。
          洛  导我走向文学道路的一盏明灯,成就了我实现少年时                                我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辆自己的车子、一套
          城  期曾有过的作家梦想。                                         自己的房子、一张绿卡和一份薪金还不错的工作。为
          作
          家

              第三十期
        P34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