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葉周
        P. 143
     │東京:追尋父輩的足跡│143
               在那裡接受了西方思想,形成了嶄新的世界觀。甚至像梁啟超這
               樣的思想前輩也是在日本體驗到了現代文明,而後開始反省自己
               原先的世界觀。
                   記得讀到過父親的自述:「赴日留學的主要目的是因為嚮往
               日本左翼文藝的蓬勃和日本對蘇聯文藝理論和作品翻譯較多。在
               東京進了法政大學經濟系,但更多的時間是用在翻譯日本左翼和
               蘇聯的文藝理論和作品上。」在杭州從商的父親一直不放心這個
               不安分的小兒子,不斷地催促他早日成婚。可是父親把刀狠狠地
               插在桌上,說不讓他去留學,他寧願死。想不到晚年那麼沉穩內
               在的父親,也曾有過年輕時的狂飆剛烈。
                   1930年夏天,19歲的父親由日本回國度假,恰逢「左聯」在
               上海成立,他在上海認識了丁玲、茅盾、馮雪峰等進步作家,與
               他們商定了建立「左聯」東京支部的計畫,並由以群回東京負責
               籌建。在東京他和一些留日同學成立了「左聯」東京支部(分
               盟),先後參加的還有謝冰瑩、胡風、聶紺弩等十多人。透過日
               本進步同學的介紹,以群參加了「日本無產階級科學研究會」和
               「中國問題座談會」曾與秋田雨雀、小林多喜二、德永直等日本
               作家、詩人、戲劇工作者有過接觸。在活動中向他們介紹中國文
               藝界的現狀和鬥爭情況。這時他以華蒂的筆名翻譯了高爾基的小
               說集《英雄的故事》和一些文藝書簡。1931年11月「九一八」事
               變發生後,父親因在東京參加組織大規模留日學生愛國反日運
               動,在日本警察的追蹤監視中被迫中斷學業回國。回到上海後就
               由樓適夷介紹,參加了「左聯」。
                   這次在東京,華純會長為我安排了一次令人難忘的聚會,
               就是與郭沫若的外孫女藤田莉那教授和田漢的姪女田偉的會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