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葉周
P. 175

│臺北:遠去的大師│175








               拜謁傅斯年


                   離開胡適紀念館,我沿著幽靜的林蔭道往研究院的門口走
               去,沒多遠就看見了一座極普通的教學樓,門楣上寫著傅斯年圖
               書館。在進門的右手側看見一塊牌子寫著傅斯年紀念室。名之為
               室,也就可想其之小。進去一看約只有二十平方公尺不到,四壁

               上掛著一些傅斯年的手稿和介紹文字,還有幾張照片。其中有一
               張照片上年輕的傅斯年穿著西裝,戴著領帶坐在教授斯密斯的
               辦公室的靠背椅子上,他的目光望向前下方的一個點正在獨自
               思考。在照片的下方他的筆跡寫著:此像當為1921(或1920)拍

               攝,其地為DR.SMITH,LONDON.那也就是說五四運動過去沒多
               久,傅斯年就去了英國求學,當他坐在倫敦教授的辦公室裡拍下
               這張照片時,他才20多歲。他和胡適同為五四運動中引領風騷的
               人物,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傅斯年那年還是一個小夥

               子,他是北京大學的學生,擔任了五四運動遊行的總指揮。後來
               他從柏林和倫敦遊學回國後,致力於學術研究,創立了中央研究
               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到了臺灣後曾任臺灣大學校長。在紀念室中
               一位年長於我的管理員與我談起傅校長,便說他的父親曾經見過

               傅校長,對校長在初創臺灣大學的歲月中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印
               象深刻,傅校長為把臺大辦成名校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傅斯年人
               稱「傅大砲」,這門大砲什麼樣的人他都敢轟,一點也不留情
               面,因此也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愛戴。因為他大刀闊斧的改革,打

               造了一所優質的臺灣大學。歷史有記載,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主
               政北京大學,堅決不許日本人統治時期偽北大的教員回到北大任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