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北奧
P. 2
4
团。”
其中的原委曲折,北奥的亲历并详尽采访后,撰写的《天使之城的奥运往事》里
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描述。
当时北岭大学有个中国同学会,电影明星陈冲为首任会长,是她亲自从机场把从
北京到美国留学的小伙子北奥接到学校的。几位中国台湾教授,把以陈冲为首的大陆留
学生特别集合在一起进行动员。当场,群情激昂沸腾。
当年 20 几岁的北奥俊朗灵动精干,比现在瘦小许多。他如火如荼热情洋溢加入了
接待奥运中国代表团、十足堪称之为“战斗”的后勤保障行列。男同学每天长距离开车接
送中国体育官员和记者、到非常分散且路途遥远的不同比赛场地,往往一出去就是一整
天,一跑就是一百多公里。女同学们在学校做可口合胃的中国热饭热菜。那时陈冲已经
跑好莱坞拍戏,一拍完戏赶回学校,顾不上换衣服和洗脸,带着妆就跑到厨房帮忙。
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北奥真实生动巨细无遗的书写,把我带入了动感十足的
现场,心也仿佛跳在了一起。
还记得当年获知许海峰为中国取得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后的举国欢腾。但在网络
发达信息超速传播的现今,万不会想到当时把这个喜讯报导回国内,经历过多少艰难曲
折。
奥运会首金是大事,尤其对于中国,体育记者们都希望自己能亲历,并当第一报
导者,便纷纷押宝分析判断,各自选择第一天的比赛项目场所。北奥车载一位经验比较
丰富、一夜辗转难眠的体育报记者,驰行在 10 号州级公路向洛杉矶东方直奔 150 公里
外,设在圣本娜地罗的射击赛场。
7 月 29 日,艳阳当空,天色如海。许海峰为 1984 年奥运更为中国奥运史获得首
金,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的中国人都狂欢掉泪,北奥更是瞪大了眼睛盯着,不放过
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他陪同的体育报记者马上开始写报导稿。这天大的喜讯,由他们第
一时间报告给国内亲人分享,该是何等大事和何等荣光!射击场没有相应通讯设备,比
赛一结束记者们像离弦的箭,立刻朝洛杉矶飞奔,好不容易回到了大会国际通讯中心,
发报中心早已经关门下班,记者们只好等第二天再发报了。北奥急中生智带着那个体育
报的记者并没有离开射击场,而是挨家挨户地开始敲门,希望能有人允许他们用电话向
北京报喜。在距离射击场不远处他们终于敲开了一位香港朋友家的门。来不及多作解释,
拿起电话就拨打。没说几句就泪流满面的记者,把电话递到北奥手里:“你是北京人。
我念一句,你在电话里重复一句。”如此这般,一句一句,第一个向北京发回了震撼全
国的新闻报导。后来北奥才知道,不仅中国,当时就连美国队自己,也是这么解决问题
的。
日日夜夜参与 1984 年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的后勤保证工作,北奥不仅目睹了许海
峰夺得首金,还亲历了中国女排拿下奥运冠军实现三连冠后的振奋人心场面。北奥激情
写出了十几篇学子感言、赛场报导和运动员采访发表在《体育报》和《中国青年报》。
时光飞驰,当年二十几岁的大学生北奥已然在美国土地上事业成功,但他火热赤
诚的中国心依旧。他以“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片历史见证人的责任心/一股无法
阻挡的创作冲动/一个不可抑制的奥运情怀”(郎平《引言》),以极大的热情,在 2008
年写出这篇八章三十二节的长篇奥运纪实《天使之城的奥运往事》。
《天使之城的奥运往事》里,为美国华人科学家、美国奥委会主席、洛杉矶市政
4 同上 5 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