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葉周
        P. 159
     │京都:宏大寺廟與精緻庭院│159
               他就病死了。
                   有別於這些有石有水的庭院,日本京都的龍安寺卻獨樹一
               幟,為世界文化遺產。龍安寺是由日本室町時代的大將細川勝
               元,於寶德二年(1450年)創建的禪宗古寺。龍安寺的「枯山
               水」庭園,是日本庭園審美的代表―在寺廟方丈堂前的一片
               長方形的白砂石地上,分布著五組大小不一的岩石,形成「枯
               山水」庭園。那麼何為「枯山水」呢?原來這是日本式園林構建
               中的獨特流派,它繼承了日本畫的一種傳統。通常由細沙碎石鋪
               地,再加上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所構成的縮微式園林景觀,偶爾
               也包含苔蘚、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枯山水並沒有水景,其中的
               「水」通常由砂石表現,而「山」通常用石塊表現。有時也會在
               沙子的表面畫上紋路來表現水的流動。枯山水字面上的意思為
               「乾枯的山與水」,通常出現在室町時代、桃山時代以及江戶時
               代的庭園中。
                   走進龍安寺,人們紛紛在方丈室前廊下席地而坐,靜心凝
               視院子裡的白沙和石頭組合。共有十五塊石,三三兩兩,分成五
               組。白沙象徵著大海,石頭則為島嶼。日本國人視石頭為有靈之
               物,石出深山,既已非石,置石於庭,如添友人,可與之促膝對
               談。幾組組合的石頭中也既組成了各種人或物的相互關係。而石
               頭周圍的細沙則如同海洋,似有波紋,蕩起微瀾卻不洶湧。這是
               枯山水的代表之作,已名列世界文化遺產。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也
               曾到此一遊,留下深刻影響,對之讚不絕口。
                   13世紀時,源自中國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禪宗在日本流行,為
               反映禪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園林開始擯棄以
               往的池泉庭園,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綠樹、苔蘚、沙、礫石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