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葉周
P. 186

186│伸展的文學地圖│





             爭。而在遠處鐵籬笆下面都是荷槍實彈的日本軍人。
                 查看了一些資料後才進一步了解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
             戰爭中日軍突擊馬來亞,英軍全線潰敗,被迫於次年1月31日退

             守新加坡。2月15日,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白思華中將親自簽署
             投降書,正式將新加坡的主權交給日本。因此日軍俘獲大批大英
             國協戰俘。二次大戰開始,招募工人不易,於是日軍命太平洋戰
             爭的戰俘來開採銅礦,以供製造戰爭所需的子彈與炮彈,與泰緬

             鐵路中桂河大橋的故事有相似之處。1942年至1945年間,日軍於
             臺灣北部金瓜石設立的第一戰俘營。其中關押了一千餘名以大英
             國協成員國為主的同盟國軍戰俘,包括英國、加拿大、荷蘭、澳
             洲、紐西蘭、南非及美國。這批盟軍戰俘的勞役工作即為採掘銅

             礦,由於生存與工作條件甚差、管理嚴苛、醫藥不足且水土不服
             等因素,不少戰俘命喪於此。戰俘們只靠少量米飯和青菜、清湯
             勉強維生,只有節日才有少量肉食。
                 這些戰俘,在40度高溫下,在山區中的銅礦場裡當苦工,

             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一個四人小組每天要在黑暗危險的礦坑
             裡「生產」16至24車斗的銅礦石,(每一車斗須50個畚箕才能填
             滿)不然會被虐打。隨後又有更多的戰俘被運來加入開礦的行
             列,總計有1135名戰俘在那裡做苦力。一直到日軍在戰場上失去

             控制權,海運遭美軍布雷切斷,開出的銅礦堆積如山卻運不出去
             時。他們才不得不停止了開採,戰俘被遷移到新店山上的茶園,
             搭建工寮,種植農作物。1945年當日軍投降時,最初一批523名
             戰俘只有89名戰俘生還,他們眼睛凹埳,瘦骨如柴。

                 在紀念公園中我看見一座一人高的紀念碑,是1997年12月樹
             立的,紀念碑上的紀念文寫道:「為追念一千餘名大英國協及同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