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6 - 葉周
P. 276
276│伸展的文學地圖│
四舊,平了毛公墓,裡面恐不會再有遺骨留存!2005年新立的墓
碑,墓碑頂上雙龍盤旋,側旁還有一個無字碑,那裡才潛藏著真
正歷史的訊息。我特地站在那裡留影,用手指觸摸石板,感受歲
月的久遠。
追根尋源,中華文學始發自《詩經》,西元前212年,秦始
皇焚書坑儒,幾乎將孔子精心建立的文化體系徹底摧毀。但要滅
絕文化卻並不容易,灰燼中總還有殘存的星火,戰國末年魯國人
毛亨就是一位終將星星之火燃旺的傳承者。他早年跟隨儒家代表
人物荀卿學《詩》,素以研究《詩經》聞名,深得其精傳,在文
化大滅絕時代,他就是那個自覺的文化保護者。毛亨的侄子受叔
父的影響,繼承了詩學的真傳。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亡國之恨激起了六國遺民的怨恨。加
上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思想餘波,對秦不滿的言論仍在社
會中流傳。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
今,頒布民間有私藏《詩》、《書》和百家書籍者族誅的法令。
「挾書律是秦始皇在進行焚書時實行的一項法令:「敢有挾書者
誅」,對收藏違禁書籍的人處以滅族的酷刑。「挾書律」和「焚
書令」,都是文化專制思想的嚴厲法規。秦朝強力推行的「挾書
律」是一種文化專制法令,雖然維護了當時的思想專制,但是物
極必反,「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最終秦朝還是葬身於自己的暴
政所引起的反抗中。
據傳,孔子刪定《詩經》後傳給弟子子夏,子夏傳曾申,一
直傳下來,傳到毛亨。一道「挾書律」導致的毛氏叔侄的流浪,
毛亨出逃時將《詩經》熟記於心,與侄子毛萇一起舉家北上,逃
離故鄉邯鄲。他們離鄉背井來到了人煙稀少的趙國北方武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