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tmp
P. 39
吳昌碩《壽桃圖》
補記
這篇短文以及張先生的這三件藏品,見證了1992、1993、1994朵雲軒早期的三
場拍賣會以及我們這代人出發再創業的過程。1993年秋天當我接手朵雲軒總經理一
職時,我們與全國文物商店一樣,靠國家給文物壟斷經營權吃飯的好日子己走到了
盡頭。此前老百姓家裡有點畫只許低價賣給我們,我們可以低價買下畫再批發到海
外去。改革開放使老百姓有了自我意識,他們不願再低價賣了。我們漸漸收不到畫,
加上價格上漲和資金短缺,好日子到頭了。當然打開倉庫把老前輩留給我們的畫賣
掉也是個辦法,但這是不可持續的。於是嘗試辦拍賣行,不賣自己的畫而賣社會的
存量。即所謂兩頭在外,貨源和客源都從社會尋找。實踐證明這是一條成功之路,
也推動了全行業的轉型。後來朵雲軒就少賣不賣庫存而去盤活老百姓的收藏了,並
且讓他們得大利,拍賣收入百分之九十給他們,拍賣行只得百分之十。
記得我們1992.8給上海市新聞岀版局的申請報告是寫了創辦拍賣行要打破外國拍賣
公司壟斷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歷史,而直接的原因是單位有200多員工,有生存發展的
壓力,必須轉型把賣朵雲軒庫存轉向借機生蛋賣社會的存量。
後來在我手裡建立了”大庫”制度,不再賣庫存老畫,尤其是上了國家文物局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和《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的古畫以及近代的名人字畫。幾乎
同時,上海文物商店在馬館長、汪館長以及朱力同志手裡,也建立了”大庫”制度,
把畫收到了浦東的上博倉庫了。
這就是真實的歷史背景,也記錄了那代人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態度,困難再多,
相信辦法更多!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