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No.20 關照季刊 Aug 2024
P. 7
第二十期 季刊
故事背景觸及美國 1950 至 80 年代南方社會對黑人的種族刻板印象。
基督教浸信會當時開始接受許多黑人悔改受洗,藉著基督信仰有更新奉獻
的思維,帶著喜樂領受重新的生命,將禧年的祝福、自由、復明和釋放實
踐在黑人身上。這影片就是通過一位高齡的婦人黛西小姐(Miss Daisy)的
家庭生活,上教堂,與朋友相處,以及她的恐懼與她對某些事情的關心等
一系列表現,刻劃了黛西這個人物形象。
美國 1964 年的民權法案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是民權和勞動法上
的標竿立法,它宣布若是有因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或來源國而造
成歧視行為都是違反該法令。這一法案禁止公民投票中的不平等待遇以及
在學校、工作場所和公共空間中的 racial segregation 種族隔離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在南非叫做 Apartheid,就是在公共場所黑人不得與白人共
用設施或空間,例如戲院、洗手間、飲水機、遊樂場、站牌等。
本影片正好表現出社會對該法案在膚色問題態度上的比較和轉變。一
開始黛西她對原先的白人司機換成黑人霍克 Hoke Coleburn 是抱持排斥的態
度,但非常樂觀積極的霍克透過幽默的對話以及雙方不斷溝通相處,最後
兩人建立了友誼、互信與關懷的關係。黛西代表了富貴的白人族群,而霍
克則代表廣大的黑人普通平民,黛西對霍克態度的轉變也象徵著美國 50,
60 年代黑人種族歧視現象的漸漸消失以及種族間的和諧相處。
這點從社會階層來看,上層社會的猶太人、白人、企業主和下層社會
的司機、傭人、黑人或女工。影片描述者兩種社會階層的人在家庭或宗教
的團體中存在的文化價值衝突。黛西小姐(Miss Daisy)對兒子布利 Boolie
Werthan 娶一位非猶太教徒的配偶很不諒解一直耿耿於懷。Boolie 在婆媳之
間扮演著潤滑劑的角色,可惜直到黛西小姐(Miss Daisy)90 多歲住進安
養院時,婆媳關係仍然沒有轉好。猶太人的同質社會生活圈不易接納外邦
人,由 Boolie 的老婆不參加猶太人的家庭和教會活動的對話中展現無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