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No.22 關照季刊 Apr 2025
P. 17
第二十二期 季刊
結果顯示,觀落陰儀式提供喪親家屬一個釋放哀傷、解開
未了心願或問題的機會,幫助他們在靈性儀式的框架內重新建
構生命的意義,提升對死亡的接受度及悲傷療癒的作用。
透過觀落陰儀式所傳遞的人文化與靈性關懷,對於喪親家
屬悲傷療癒及情感調適具有重要價值。此研究不僅促進了對觀
落陰儀式的認識,亦為靈性儀式在悲傷輔導中的應用提供了實
務上的參考。
關鍵字:觀落陰、靈媒、悲傷復原、靈性需求、人文化、 去陰森化。
前言
面對親人的離世及失去親人的哀痛,是難以做好準備的。
許多的茫然、失措、驚恐和抗拒,身、心、靈、社會面向的全
面衝擊,也難有所謂的程度等級之分。當事者 ( 喪親者 ) 除非
已有活絡堅實的支援體系,或者暢通有效的資源,通常或者只
能獨自漠然承受,或者缺少明確指引的找尋方式克服悲傷,企
盼能夠走出迷茫。 在現有的理性和科學的機制,例如醫學、
心理諮商、喪親輔導、靈性關懷之外,貼近傳統文化和民間信
仰 ( 至少部分 ) 的觀落陰,是否可為一種可行的途徑 ? 本專題
研究聚焦在生命禮儀殯葬人員的實務工作,探討觀落陰對於喪
親輔導的可能作用,試圖豐富喪親輔導的途徑,引領人出幽暗
入光明。同時促進傳統信仰與現代科學之間的正面關聯,尊重
傳統信仰的特殊性,也能凸顯其人文化成的功效,共同促進人
的福祉。
面對喪親之痛,因應喪親者的需求,可透過「觀落陰」與
亡者進行交流。以滿足生者對亡者的思念,解開未了的心願或
心結,成就四道人生,讓彼此了無遺憾,了然接受生命的無常,
將哀思化為前行的力量。
壹、研究動機、目的、方法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觀落陰 - 作為一種具有文化底蘊的民間信仰儀式,通常由
專業的宗教人士(如道士或神靈代言人)進行,主要目的是溝
13
專業.迅速.誠信.合理 13
專業.迅速.誠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