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对大马佛教的贡献
P. 29

社会人士对佛教的消极看法。基金会的慈善之举不但加深

          的民众对佛教的信赖和拥护,更是确保了佛教在多元种族

          及宗教社会中蓬勃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基金会借助

          了慈善事业来达到弘法利生的理想。



          4.4 护持僧众


          基金会除了给予经济上的支援外,在融合南北传法师上也

          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一切都起源于供佛斋僧大会。第一


          届的供佛斋僧大会是于1991年8月25日举行。当时供应的

          南北传法师多达一百六十位,是个相当隆重且大规模的大

          会,吸引了多达三千名信徒前去参与。由于该次斋僧大会

          获得热烈的反应,此后被基金会列为常年活动。


          供佛斋僧大会缘起于目连救母的佛教典故。在两千五百年

          前佛住世时,佛陀的其中一位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


          者为救度母亲脱离饿鬼之苦,依照佛陀的教示举办斋僧法

          会,籍三宝的功德及僧众的威神之力使其母亲获得解脱。

          现今的佛子效仿此孝心,于每年的农曆七月举办供佛斋僧

          大会,祈愿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

          世父母,离恶鬼苦,得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根据佛教的

          传统,供佛斋僧大会是供养一群寻求觉悟之修行人,信徒


          除了可增福、植福外,更是对修行人的一种尊敬。不但可

          以令行者专心办道、成就道业,也可为斋僧者带来殊胜的

          功德,如长寿、庄严、快乐、健康及智慧。因此供佛斋僧

          大会涵盖了五个重要的意义:大悲普渡众生之苦、大孝追

          思先祖恩德、尊重僧宝提昇僧格、培养信徒恭敬之心及提

          高传统佛教礼仪。








                                                                                                  29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