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Song Christies Classical Ceramics Sui to Song Jun 2016
P. 16
3102 CONTINUED 花和燭臺之數似也有契合六度之寓意。北齊《玉燭寶典》有載:
「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尚書祠曹錄像凡有一千余軀。」
此件象形燭臺塑造生動,裝飾華美,釉色盈潤,是早期白瓷中極其 說明佛誕日慶典除行象外還有將城中諸像集中供奉的傳統。本品很
珍罕的煌煌巨製。其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亞洲象隆起的額頭,褶皺 有可能就是當時在佛誕日慶典中於佛前燃燭供奉所用的。
的耳朵,以及腿部肌肉結構等特徵,刻畫細緻入微。更為特殊的
是,這件象形燭臺的象牙上方各加刻有兩道凸線。此一特徵亦可見 儘管象早在商周時期的藝術中就有所表現,然而以陶瓷製作白象在
於坎薩斯市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與本件拍品幾乎一 隋朝以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蓋因早期瓷器的胎釉中皆有不同程度
致的象形燭臺(圖一),發表於「Art of Asia Acquired by North 的鐵含量,導致無法燒造純淨的白瓷。至公元六世紀,高溫燒造的
American Museums 1976-77」,《Archives of Asian Art》,第31 白胎透明釉瓷器在北方首次出現,其中製作精良者已與後世科學定
期,1977-78年,122頁,圖22以及東京根津美術館藏一例,載於 義的瓷器(porcelain)無異,為陶瓷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值
1988年東京出版《唐磁:白磁、青磁、三彩》,編號22,或與佛教 得一提的是,高溫白瓷在創燒之初就已經具備了高度發達的器形和
中的六牙白象有關。 紋飾。隋白瓷的器形兼備諸如本件象形燭臺這樣的複雜雕塑和諸如
西安隋大業六年姬威墓出土蓋罐那樣以線條取勝,不假藻飾的極簡
白象在佛教中象徵擁有大勢卻性善柔和的高貴品格。六牙白象是普 器形。技術的先進性和藝術語言的豐富性顯示了隋代白瓷的崇高等
賢菩薩之座騎,更與佛祖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故事相關。法苑 級。
珠林十四千佛篇引因果經云:「爾時菩薩欲降母胎,即乘六牙白象
發兜率宮,無量諸天作諸妓樂,燒眾名香,散天妙華,隨菩薩滿虛 除上述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以及根津美術館藏兩例外,同類背
空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以四月八日明星出時,降神母胎」。 馱六朵蓮花承燭座的象形燭台在全世界公私收藏中僅見其它三例:
東魏楊衒之在其《洛陽伽藍記》一書中追述北魏洛陽的「行象」 倫敦埃斯肯納齊行曾展出一例,現藏瑞士玫茵堂,著錄於Regina
活動時說:「作六牙白象負釋迦在虛空中。莊嚴佛事,悉用金玉。 Krahl著,2006年倫敦出版,《玫茵堂藏中國陶瓷》,圖錄編號
工作之異,難可具陳。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師子導引其前。 1184(圖二); 其餘二件相似的象形燭臺的蓮花座為橢圓形,
吞刀吐火,騰驤一面;綵幢上索,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於都 鞍鞯飾有花邊,包括上海博物館藏一例,載於《文物》,
市。像停之處,觀者如堵,迭相踐躍,常有死人。」所謂「行象」 1957年,第8期,73頁;以及Goldschmidt舊藏一例,出版於Otto
就是佛教信徒於每年四月舉行的盛會,慶祝釋迦牟尼佛誕辰日(四 Kümmel著,1930年柏林出版,《Jörg Trübner zum Gedächtnis.
月八日)。以六牙白象負釋迦在虛空中象徵著菩薩乘六牙白象騰空 Ergebnisse seiner letzten chinesischen Reisen》,圖74,是例後於
而來,正念入胎的故事,因此是整個佛誕日慶典中最核心的一種儀 紐約蘇富比拍賣,2001年9月19日,拍品編號96。Goldschmidt舊
式。 藏有另一件象形燭台,背負一胡人抱柱,上承蓮花形燭座,見前揭
書,圖75,該例後於紐約蘇富比,1998年3月24日拍賣,拍品編號
六朝至隋代佛教昌盛,伽藍遍立。上至王公貴冑,下至平民百姓, 571。另有一類尺寸較小、細節較少的白釉象形燭臺,可參照1980
無不信佛。而佛教信仰也在當時的藝術中打下了深刻的印記。南北 年紐約出版《Treasures from the Rietberg Museum》,圖錄編號
朝時期瓷器上最重要的裝飾母題蓮紋即為佛教中象徵聖潔的標誌。 46及46a,前者藏於蘇黎世Rietberg博物館,後者為大英博物館收藏。
蓮紋在本件象形燭上亦占有顯著地位,本件六牙白象立於蓮花座
上,背馱一扁圓罐置於一小蓮花上,罐上有一片荷葉,內生出六枝 此器經牛津熱釋光測年法檢測 (測試編號PH 015/234),證實與本圖
蓮花承托燭座。《普賢觀經》說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即布施、 錄之定年符合。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通向彼岸的方法,象背上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