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2019 October Fine Chinese Classical Paintings Hong Kong
P. 64

挺勁刻削,逸氣滿紙—八大山人《蕨瓜圖》





           朱耷於明亡之後逃禪空門,至五十五歲焚浮屠服,還                   峭,落款「驢」,鈐印同本幅;如北京故宮藏《古梅
           俗後初自號「驢」,後又號「八大山人」。時生活貧                   圖》(圖三),落款「驢屋」,書風與數年後自題跋文可
           苦,略現癲狂,方還俗時,禪理、癲狂、家國之思滿繞                  明顯看出此時書風用筆之尖銳挺拔,有別於晚年;又如
           心中,充滿矛盾,創作既有恬靜之筆,亦有誇張之奇。                  南京博物院藏《牡丹竹石圖》(圖四),畫風受白陽影響
           於十年內風格數變,自拘謹走向狂放,為其晚年藝術奠                  明顯,用筆迅疾,疏朗清健,簽款「八大山人」剛健柔
           基。                                        美,鈐印同本幅。
           《蕨瓜圖》雖未落年款,然以其主題、用印、題款、書                  八大山人復歸塵俗,此十年間,繪畫不論花鳥、山水,
           風應可推論,本幅即創作於此間,時八大山人近耳順。                  書法不論仿黃山谷、習董文敏等皆有傳世之作,而後發
           因居住條件限制,多畫斗方,畫風延續其早歲寫生之風                  展出自我風格,影響後世深遠。本幅《蕨瓜圖》作於此
           貌,作瓜果蔬食熟捻於心,闡述禪理愈見精妙,故國                   時,見禪思之深刻,見遺民之忿忿,恬靜簡淡中現不平
           之思滿溢紙上。本幅中倚斜橫倒之雙瓜緊扣《傳綮寫生                  之鳴,一如張庚《國朝院畫錄》中之讚「蒼勁圓晬,時
           圖》(圖一 )中八大自題:「無一無分別,無二無二號」                有逸氣」。
           之禪理,愈簡愈元,愈元愈真;雙蕨則有生活甘於恬                   本幅左下鈐「京口何氏收藏」,屬民國初年著名鑑賞家
           淡、安食薇蕨之思,亦有薇蕨伸拳,有志難伸之乏力。                  何賓笙。何賓笙,揚州人,字芷舲、稚苓,號青羊居
           本幅書風用筆挺勁刻削,屬款「八大山人」,用印「驢                  士,齋名青羊鏡軒。近代書畫家、鑒賞家、書畫經紀
           屋人屋」亦皆為此時之特色。書風上,劉九庵先生曾於                  人,曾參加揚州著名詩社「冶後春社」,與陳師曾、吳
           專文中論此時風格,表示「這種難言的隱痛和不平也表                  昌碩等多有交往。其過目經手書畫名跡甚多,今故宮八
           現在他畫畫的落款和簽名上」,如上海博物館藏朱耷仿                  大山人《墨花圖卷》(圖五),作於四十一歲僧號時期,
           黃庭堅行書《酒德頌》(圖二),書風縱橫奇倔,波瀾料                 是八大山人的早期作品,亦為其舊藏。


































           本拍品                                                   圖一
                                                                 朱耷《清傳綮寫生冊‧西瓜》,水墨紙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文物圖檔編號:K2A001203N000000001PAA












           62       SOTHEBY ’S        FINE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