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Tianminlou Hong Kong Sotheby's April 3 2019
P. 102
渣斗紋樣妍巧精細,觀之如活龍騰躍纏枝蓮 可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三件相似例,刊於本院
間,遊龍矯健而蓮花曼妙,動感十足,寓意祥 《明代弘治正德御窰瓷器》展覽,北京,2017
瑞,教人注目難忘。穿花龍紋可追溯至明初御 年,卷2,編號180-182,同錄一復原器,珠山
窰,時至正德,甚得上心而備受鍾愛。加之本 御窰遺址出土,編號418。台北故宮博物院亦
品釉質油潤,器型周正,此皆本朝顯徵。 存一相若作例,圖載於《藍白輝映:院藏明
代青花瓷展》,台北,2016年,圖版76。大維
正德青花,上承成化而下啟嘉靖,乃明瓷由精 德爵士雅蓄中也有一近例,現貯倫敦大英博
細轉粗放之過度時期。物象既呈,便可推究, 物館,錄於《東洋陶磁大觀》,東京,1980
瓷器之變,實則社會、政治之變。是時武宗受 年,卷6,圖版124。此外,Lauritzen 典藏另有
奸佞教唆,荒淫享樂,怠政瀆職,以致宦官當 一例,存斯德哥爾摩遠東文物博物館,前述出
道,擅權亂政,腐敗不堪。景德鎮御窰廠頗受 處,卷8,圖版228。
其影響:一面,官窰品質要求依舊嚴苛,惟上
上品可進獻宮廷,且頻見新式器型、紋飾,以 拍賣市場有見重要私人收藏同類渣斗,可資比
足聖上所好。然同時,瓷業卻不免呈蕭條之 較,一類同作例曾為 L.F. Hay、H.M. Knight 及
勢,產量驟減,現今出土之正德器甚少便可為 Frederick Knight 收藏,展於《Oosterse Schatten.
證。本品鈷青呈色微妙,青中略泛灰調,未見 4000 Jaar Aziatische Kunst》,國家博物館, 阿
施於前朝器,亦有別於後代者,應屬國產料。 姆斯特丹,1954年,編號247,曾三度售於蘇
據正德十年(1515年)《瑞州府志》載:「上 富比,倫敦1939年6月16日,編號99,香港1982
高縣天則崗有無名子,景德鎮用以繪畫瓷器」 年5月18日,編號30,紐約1983年6月15日,編
,故知江西當為彼時青料產地之一(參見汪慶 號278。另見一例,屬玫茵堂舊藏,售於香港
正,《青花釉裏紅》,香港,1987年,頁11) 蘇富比2011年4月7日,編號60。此外,Ira and
。 Nancy Koger 伉儷珍藏亦見一近例,售於紐約
佳士得2006年9月19日,編號245,後售於香港
此渣斗之形、飾皆因循明初之制。渣斗之形, 蘇富比2013年10月8日,編號212。
腹部圓碩如球,口沿寬敞外擴,源自高古青銅
尊造型,瓷質渣斗則早見於十五世紀初。歷時 本品款識寫法獨特之處,值得一提,其「年」
數百載,器型略有演變,口愈大而身漸小。渣 字筆劃由四短橫構成,而「德」字字體略顯細
斗常被指作「唾盂」,但據元人閒箋載:「宋 長,有一批正德青花器之年款寫法與之相同,
季大族設席,几案間必用筋瓶、渣斗」,可知 或出一人之手,且上述出土器中也見有此類款
或曾用於宴上,作盛放渣滓之用(參考敏求精 識。
舍展覽圖錄《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
代》,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2015-2016年,
頁37)。
100 SOTHEBY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