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Tianminlou Hong Kong Sotheby's April 3 2019
P. 29
此盤腹繪五朵纏枝花卉,精雅奪目,且反映中國瓷匠與中
亞受眾百年往來。成器碩麗,菱口折沿,尤見永樂帝產瓷
外銷之雅好,花葉玲瓏,又融景德鎮演繹胡趣之巧思。
1270年代,蒙族南侵,建立元朝,蒙人治下,王土包絡更
為廣博。絲路貿易,一派繁榮,瓷器華奢,波斯商客對之
搜求備至。元代燒造此類大盤,專合中東宴飲風俗,可置
於地,眾人圍坐而享。參考一幅十七世紀的袖珍畫,繪
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宴會場景,詳見 Julian Raby 及 Ünsal
Yücel 選圖,載於康蕊君,《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Istanbul》,約翰.艾爾斯編,倫敦,1986
年,卷1,頁45。
永樂大帝,遠矚環球,欲於四海之外弘揚天朝聲威。為申
「天子」王權,彰帝國盛勢,永樂授命穆斯林宦臣鄭和
(1371-1433年)六下西洋,遍訪列國,經營外交。回朝貢
禮,不乏異獸珍寶,鄭和航海以來,各國使節赴華,亦多
進獻。朝廷以朝貢之制規束貿易,瓷器、絲綢遂成名貴商
品,於亞洲乃至海外備受推崇。
伊朗薩非王朝及土耳其奥斯曼王室均藏有此類瓷盤。伊朗
德黑蘭國家博物館藏三件紋飾類同之盤,原蓄阿德比爾
寺,刊於 John Alexander Pop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華盛頓,1956年,圖版29.101、29.106及
29.109。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殿博物館也有二例,所繪花卉
有別,錄於康蕊君,前述出處,卷2,圖版601及602,其一
口沿飾水波,另一則畫纏枝花卉。
台北故宮亦藏一例,紋飾同此,載於《明代初年瓷器特展
目錄》,台北,1982年,編號37。另一例,中國國家博物
館藏,刊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
(明代)》,上海,2007年,圖版20。倫敦大英博物館又
貯一例,錄於霍吉淑,《Ming Ceramics》,倫敦,2001年,
圖版3.35。另有一例,見於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
卷2,倫敦,1994年,圖版663,曾售於香港蘇富比2013年4
月8日,編號20。仍有一類例,陳永達雅蓄,曾見於敏求精
舍展覽《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香港歷史
博物館,香港,2015-2016年,編號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