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Tianminlou Hong Kong Sotheby's April 3 2019
P. 70

青花纏枝番蓮紋大盌,造形簡潔有力,紋飾纖柔雅緻,展                     大盌厚實穩固,其確切用途有幾說:一為擲骰子用,因部
           現大明宣德朝(1426-35年)青花瓷之美善至臻。                     份盌心內壁多有磨損;內壁素白,或為鬪蛐蛐用;或為筆
                                                         洗,或盛器,皆有可能。
           宣朝雖不及十年,君王賢能勤政,朝政安平,民生富足。
           宣德帝博學精通詩畫,《明宣宗皇帝御製集》及台北故宮
           博物院所藏宣宗繪畫,可見一斑。                               此類器形甚是盛行,存世可見多樣紋飾作例,纏枝花卉
                                                         紋、折枝花卉紋、靈芝紋、蓮托八吉祥紋、歲寒三友紋
                                                         等,雖多為宣德御瓷,永樂一朝已有。比較一件永樂作
           宣宗擅藝好雅,江西景德鎮御窰瓷業興盛,質臻藝絕,以
           青花瓷尤為出眾,高嶺土瓷胎質高緻密,擷古創新,器形                     例,綴月季花紋,無年款,錄於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
           紋飾新穎多貌,落楷書年款於青花瓷,亦屬創舉,如此器                     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654。
           所見《大明宣德年製》款。
                                                         宣窰青花瓷產量豐,督陶嚴謹,景德鎮御窰遺址出土大量
                                                         殘器,乃燒造成果不佳者,見《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宣德
           此盌以蘇麻離青繪纏枝番蓮紋,濃麗耀眼,畫工細膩,蘇
           麻離青積料處經燒製後於器表凝結成黑斑,即所謂之「鐵                     官窰瓷器展覽》,香港,1989年。
           鏽斑」,後代御瓷爭相傚之。蘇麻離青乃永樂一朝,自
           中亞傳入,其名或源自阿拉伯語「sumawi」,意為「天空                  宣瓷深得當朝鑑藏家傾慕,晚明時期已成身份權位象徵,
           色」或「天藍色」。此料富含鐵質,多與當地鈷青混合使                     珍貴難求。文獻論其最上,凌駕成化、嘉靖、萬曆官窰,
           用,宣窰所用蘇麻離青應更為純淨,燒製後青花發色明豔                     參考  Clarence  F.  Shangraw,〈Fifteenth  Century  Blue-and-
           鮮麗,花葉紋飾層次豐富。                                  White Porcelain in the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Chinese  Ceramics.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2-
                                                         1998》,香港,1999年,頁102-115,頁106。
           宣窰畫工臻熟超絕,以寫意取代工筆,取細筆層疊點染,
           線條連綿不斷,紋飾生意盎然,氣韻生動,佈局虛實錯
           落,整體清朗典雅,而規整端莊。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相似大盌,展出於《明代宣德官窰
                                                         精萃特展圖錄》,台北,1998年,編號43;另一例,藏牛
                                                         津艾許莫林博物館,刊於  Stuart  Young,〈An  Analysis  of
           宣瓷之器形、紋飾,琳瑯滿目,卷草、花卉、游龍、人
           物、山水等,以花卉紋飾最是盛行,或自然擬真,或傳統                     Chinese  Blue  and  White〉,《Oriental  Art》,1956年夏,卷
           樣式。                                           2,號2,圖版47,圖11,編號36。盧芹齋舊藏一盌,展於
                                                         〈Ming  Blue-and-White〉,《Philadelphia  Museum  Bulletin》
           本品之纏枝蓮紋似取自睡蓮,亦稱為番蓮,多見於佛教經                     ,1949年,編號64,或與《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典之中,出淤泥而不染,聖潔無瑕,晨開暮合,象徵輪迴                     Prehistoric Period through Ch’ien Lung》,洛杉磯博物館,洛
           重生。含苞至綻放,寓意修行之道的不同階段,此處所見                     杉磯,1952年,編號281,為同一件。第四例錄於《世界陶
           蓮華盛開,圓滿輝煌,意喻證悟得道。                             磁全集》,卷14,東京,1976年,圖版150。胡惠春舊藏一
                                                         例,1985年6月4日售於紐約蘇富比,編號6。另一盌於香港
           番蓮紋自然擬真,然嬌蕊間相連纏枝紋與卷葉紋卻非源自                     蘇富比1989年11月14日售出,編號19。
           天地,纏枝花卉與卷葉紋飾乃借鏡西方,自地中海國度經
           由古印度、中亞,而傳至中國,始用於佛教建築或石雕紋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二件紋飾相同,尺寸略小瓷盌,載於《故
           飾,漸作於祭祀銀製禮器,最終成為瓷器紋飾,見羅森,                     宮明瓷圖錄》,台北,1977年,編號60。另一例,《故宫藏
           《Chinese Ornament.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倫敦,1990  瓷.明青花瓷》,卷2,香港,1989年,編號46。北京故宮
           年。                                            博物院藏一件相類大盌,蓮紋略異,口沿與盌足綴花卉紋,
                                                         刊於耿寶昌,《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北京,2002
                                                         年,卷2,圖版141,同錄一件靈芝紋大盌,圖版140。







































           68       SOTHEBY ’S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