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2019 October Fine Chinese Paintings Hong Kong
P. 196

亞洲私人收藏二十世紀書畫 (編號2901-2906)
                                     From an Asian Private Collection (Lots 2901-2906)



            2901

        QI BAISHI (1864-1957)                                註:「貝葉草蟲」乃白石老人自創、亦是其一直以來最受人追捧之題
                                                             材,胡佩衡曾作如此評價「這種精細的工夫,實在是白石老人的絕
        INSECTS AND LEAVES
                                                             技」。老人非以工細為尚為能,故此類題材作品非筆下常見,更添珍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貴。本幅寫贈羅慶山,兩人關係在師友之間,老人為其治印外,贈畫
        signed BAISHI, dated 1945, with a dedication, and with three seals of the   皆用心佳作,如四五年所贈山水〈岱廟圖〉即為一例。本幅疏疏朗朗幾
        artist                                               筆寫出枯枝,一派蕭瑟秋意,枝上高高低低綴三葉菩提,葉實非平日
        103.8 by 34.2 cm. 40¾ by 13½ in.                     樹枝上模樣,似是被僧人擇摘而漚之,僅餘細筋如絲,霏微盪漾之「菩
                                                             提紗」狀。畫家以胭脂調赭石為紅,青藍加藤黃作綠,勾出葉筋,換
        HK$ 7,000,000-9,000,000                              以纖細之筆添畫網狀脈絡,再薄施罩染以淡彩,三枚「菩提紗」令畫面
                                                             頓添幾分生意。最後添畫朱紅蜻蜓由右上方款款入畫,與枝幹之左斜
        齊白石 貝葉草蟲                                             互生呼應,蚱蜢五彩斑斕、穩立於畫底;葉間秋蟬,祇用濃線淡線勾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四五年作                                       描,即將薄翼之透明立體躍然紙上,工細處確見匠心,胡佩衡嘆以「絕
                                                             技」,誠非妄言。
        款識:
        峯南仁弟清正。乙酉。八十五歲白石。                                   「貝葉草蟲」題材據胡佩衡記載,乃始於「老人在廣東、廣西遊歷時」,
                                                             天津楊柳青藏白石老人一九三九作〈貝葉草蟲〉有自作題畫詩云「漫遊
        鈐印:「木人」、「年八十五矣」、「故鄉無此好天恩」。                           東粵行蹤寂,古寺重徑僧不知。心似閒蛩無一事,細看貝葉立多時。」
                                                             對照其行蹤,「東粵」當指廣州,他有兩次廣州之行,第一次在一九
        展覽:
        大阪,龍華堂,每日新聞社主辦,〈齊白石畫展〉,一九九○年一月                       ○六年,行色匆匆;故詩中所指許為一九○八年,白石應羅醒吾之請
                                                             赴穗,居數月有餘。同幅畫上又題「世情看透皆多事,不若禪堂貝葉
        著錄:                                                  經」,則是老人最初畫此題材所思所想,乃取貝葉質地如紗如縠,喻以
       〈齊白石書畫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圖版6                        超然之心看待世事無常,祗是後來世人皆愛其畫藝工細,老人遂不再
       〈齊白石畫集〉(日本,龍華堂,一九九○年一月),頁51                           提創作原旨了。
       〈齊白石全集〉第六卷(湖南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圖版20
       〈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研究叢書 ─ 齊白石〉,郎紹君著(天津楊柳青畫                      目前所見老人筆下如此題材之作,早見於三十年代,唐雲舊藏一幅三
        社,一九九七年十月),圖版306                                     十年代中期者仍是粗筆寫意菩提葉;北京畫院藏一扇面畫稿,貝葉置
                                                             右,蜻蜓從左上方入畫,款署「白石七十五歲時存稿」,應作於一九三
        來源:北京文物商店舊藏                                          七年左右;雖〈齊白石畫法欣賞與研究〉中言「老人創造貝葉是六十歲
                                                             以後的事」,而從存世作品看,「貝葉草蟲」定型應在三十年代中期之
        上款:「峯南」即羅慶山,字峯南,活躍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北                       後了。四十年代乃白石創作此題材最盛時期,存扇面、小中堂兩種形
        京教育界,任北京市教育會長、北方中學校長等職。曾學治印於齊白                       制,構圖大略類似,惟葉片數量與工蟲安排各有不同。四五年除本幅
        石。白石有壽山石方章、端石墨盒,及山水畫送贈,方章、墨盒上款                       贈羅氏本外,中國美術館、北京文物商店、西安美術學院等公私單位
        皆以「弟」或「仁弟」相呼。白石子齊良遲一九六一年尚有梅花扇面相                      各藏有數本該年所寫「貝葉草蟲」,四十年代後期後,隨著年齡漸增,
        贈,稱以「仁兄大人」,可見羅氏在白石老人身後與齊家仍有往來。
                                                             老人不復涉獵此題材了。




































        194      SOTHEBY’S                                 本幅刊於多種有關齊白石之畫集及研究專著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