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Christie's Fine Chinese Paintings March 19 2019 Auction
P. 130

秋香色繡團龍紋



                                                                             吉服袍




                                                              這件做工精巧的龍袍為半正式的皇室男服,袍面緞地所飾八團龍紋清晰可見,下襬
                                                              襟緣飾立水。它體現了清代宮廷服飾 (尤以吉服為然) 發展初期的一個制高點。本
                                                              拍品完整地呈現其原始裁制,諸如淺藍色卍字紋花紋,綾緞襯裏以及頸部及袖口金
                                                              絲錦緞包邊等均保存完好。清初宮廷服飾的研究資料歷來匱乏,因為乾隆皇帝曾於
                                                              1740年代末倡行並於1760年代頒佈官方服制的重大變革,所以此前的文物幾乎散佚
                                                              一空,像本拍品這類倖存之作寥若晨星。
                                                              丹麥國立博物館藏一件褪色明顯但如出一轍的黃綠絲緞團龍紋吉服。(圖一)丹麥
                                                              商人柯彼德 (Peter Arnt Kierulff,1838至1909年) 於1893年購入此吉服,柯氏是在北京
                                                              開辦商業機構的首位洋人 (1859至1894年),其後他將此袍及大批中國藝術珍藏悉數
                                                                      1
                                                              捐予博物館。   遺憾的是,關於柯氏藏品及其來歷的資料一概闕如。該例與本拍品
                                                              均繡工精湛,細節一絲不苟,在在俱是雍正年間 (公元1722至1735在位) 御用織繡品
                                                                   2
                                                              的特色。   繡作者利用深淺不一的同色絹絲,以平針來凸顯輪廓和立體感。龍鱗及
                                                              海面雜寶俱用極細盤金線精工繡製而成。此外,巖石、浪花和波濤內的紋理,亦用
                                                              同等纖細的金屬線勾邊。龍爪、龍角及鋸齒狀龍鰭用打籽呈現,再用各色彩絲撚線
                                                              勾勒。石上青苔則用綠、棕顏料點畫而成。
                                                              龍紋吉服之前身,似乎是帶箭袖、下襬呈喇叭形的實用滿族織錦緞大襟袍,其中一
                                                                                                             3
                                                              例可參照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據稱為皇太極 (1626至1643年在位) 御用的黃色錦袍。
                                                              團龍紋見於順治年間 (1643至1661年在位) 的袍服。故宮珍藏三例用五彩絲線和金線
                                                              緙織而成的順治團龍紋袍服,其中兩者以黃絲 (綾或羅) 為地,一者為深藍絲羅地。          4
                                                              中國皇家袍服的團龍紋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上溯至唐代 (618至907年)。團龍紋袍服
                                                              在明代 (1388至1644年) 屬正式冠服,其地位高於盤領及下襬均飾龍紋的蟒袍。我們
                                                              或許永遠無法確定清宮服飾結合團龍紋的方式和年代,但其規格應不及祭祀大典所
                                                              着朝袍的龍紋樣式。清代朝袍的龍紋佈局,其實直接脫胎於明室自十六世紀末賜予
                                                              滿族各部落領袖的特有龍紋綢緞。這些賞賜用的織物飾海水江崖雲龍紋,盤領至肩
                                                              四瓣形內與下幅近膝前圍一道龍紋,並按滿族服裝的樣式加以調整。由此可見,清
                                                              初慣例與明代龍紋袍服的品級劃分截然相反。
                                                              除了用團龍裝飾滿式袍服外,清室對傳統團龍圖案的唯一更改,便是在袍的下襬添
                                                              加立水,其上為海水紋,正前、正後及左右裾江崖聳立。北京故宮珍藏一件據載為
                                                                              5
                                                              康熙帝 (1611至1722年在位)    御用的棕黄提花吉服,亦是現存最早在襟緣飾立水和
                                                              海水江崖的清代八團龍吉服。此例的團龍用金銀線在絹面繡製,背景祥雲繚繞,襟
                                                              緣飾海水江崖和立水。
                                                              清初男女均可穿着八團龍吉服。賽克勒美術館藏二畫,據稱為褚英 (1580至1615年)
                                                                           6
                                                              夫妻身後所畫之肖像。  (圖二) 褚英即清代立國者努爾哈赤 (1559至1626年在位)
                                                              的皇長子。雖然作畫年代與褚英去世相距二百多年,但畫家筆下人物的宮廷服飾
                                                              仍反映了此前的時代風格。褚英的吉服及其妻團龍褂下的吉服,均沿襲了清初六團
                                                              龍、下飾立水的格局。雖然畫中女裝吉服的地子被形容為栗棕色,但這種特有的色
                                                              調乃「秋香色」,其描摹的正是本拍品緞地特有的黃綠色調。
                                                              清康熙帝於1694年諭令:「凡大典禮祭壇廟,冠用大珍珠、東珠鑲頂,禮服用黃
                                                                                     7
                                                              色、秋香色、藍色五爪、三爪龍緞。」   皇后及太后的禮服,亦用顏色近似的三爪
                                                                      8
                                                              或五爪龍緞。   此外,朝廷亦明令「至黃色、秋香色,自皇貴妃以下,概不許服」
                                                              。    有意思的是,明黃及秋香色的染料均來自槐花。   染料呈色深淺取決於媒染,
                                                                                             10
                                                               9
                                                              媒染可以定色,使顏色經久不褪,如明矾為明黃之媒染,硫酸鐵則用於綠色,二
                                                              者兼用得出的是香色。清廷於1724年頒佈新令時,香色亦位列官員軍民禁用服色
                                                              之一。 11
                                                              乾隆皇帝 (1735至1795年在位) 即位後,就宮廷服飾推行了重大變革。1748年,乾隆
                                                              敕令全面審訂前朝的清宮服制。審訂的成果是1766年頒佈的清朝《皇朝禮器圖式》
                                                              。這套典章制度包羅萬有、涵蓋甚廣,堪稱為中國歷代王朝之最,它將宮中一切冠
                                                              服配飾分門別類,上及天子,下至從役,無所不及。雖然皇上袍服可以 (且間或) 採
                                                              用秋香色織物,但這種皇貴妃以下一度禁用之色,如今亦可用於妃嬪服飾。
                                                               乾隆初年,男女吉服的樣式已迥然有別。郎世寧 (Giuseppe Castiglione) 作於1736年的
                                                              《心寫治平圖》(又名《乾隆帝后妃嬪圖卷》) 中除皇帝之外,餘者 (皆為女性) 皆穿
                                                              團龍紋吉服。有別於清初男女團龍紋吉服的實例,畫中皇帝的吉服滿飾雲龍紋,下
                                                              襬飾立水和海水江崖。  (圖三)此類吉服在清初業已存在,就此可證諸北京故宮
                                                                           12
                                                                                             13
                                                              珍藏黃色織錦龍袍,據稱此乃順治皇帝的御用袍服。   在北京故宮及其他博物館和
                                                              私人珍藏中,尚有數例滿飾龍紋的康熙和雍正吉服。
          128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