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Christie's, materpieces of Buddhist Art December 2, 2015 HK
P. 54

fig. B                                                                                          fig. C
Buddha Ratnasambhava (Tib.: Rin chen ’byung Idan)                                               Buddha Śa– kyamuni (Tib.: Śa– kya thub pa)
Tibetan Monastic Period 1150-1250 AD                                                            Tibetan Monastic Period circa 1300 AD
sNye thang monastery: rNam rgyal lha khang.                                                     Zhwa lu monastery: gZhal yas lha kang byang.
Photograph: Ulrich von Schroeder, 1996                                                          Photograph: Ulrich von Schroeder, 1992

literature                                                                                      literature
Ulrich von Schroeder.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 Vol. II: Tibet & China; pp. 1162-1163, pl.  Ulrich von Schroeder.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 Vol. II: Tibet & China; pp. 1190-1191, pl.
308B.                                                                                           322B.
(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s, 2001).                                                             (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s, 2001).

(圖B) 西藏 十二/十三世紀 銅寶生佛坐像                                                                          (圖C) 西藏 約公元1300年 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此釋迦牟尼(意為「覺悟者」)坐像做工一流,是寥寥數例早期                                                                    寫與本拍品十分類似,兩者的面相與髮式亦具異曲同工之妙。
西藏藝術的大型精製鑄像之一。釋迦牟尼為佛教創始人,此處所
結金剛跏趺坐,象徵他在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金剛座上悟道的                                                                    至於地位相當的雕像,私人珍藏中僅有數例:其一是辛默曼家族珍
關鍵時刻。佛陀右手觸地施降魔印,為說法之印證,左手橫放腿                                                                    藏(Zimmerman Family Collection)著名的釋迦牟尼像,詳見帕爾
上持定印。此像衣式樸拙,袒露右肩,正是南亞和東南亞僧侶朝                                                                    (P. Pal)所著《Art of the Himalayas》(1991年)頁116-117圖錄編
聖的傳統著裝。                                                                                         號58;其二是瑞士格魯耶爾的西藏博物館珍藏釋迦牟尼像,請見貝
                                                                                                紺(G. Béguin)所著《Art Sacré du Tibet. Collection Alain Bordier》
佛頂隆起的肉髻象徵智慧之光,上有如意寶珠。肉髻和白毫(或                                                                    (2013年)編號75;其三是一尊倫敦私人珍藏大型雕塑,圖見萊伊
稱天眼)合指智慧開啟、福德圓滿,意味着無所不知、大徹大                                                                     (M Rhiey)撰著《Wisdom and Compassion》(1996年)頁410圖
悟。根據佛學經典《妙法蓮華經》,兩者均屬佛三十二相。                                                                      錄編號162(2b)。第三例斷代為十三世紀初的作品,其形象比例、
                                                                                                衣飾風格、面相髮式俱與本拍品大同小異,可見它們都是十三世紀
以本拍品的大小、風格和水準而言,有三例公元十三世紀坐像可                                                                    初的製品。尤須一提的是,本尊杏眼柳眉,眉間白毫突顯、唇形秀
資參照,圖見舒洛德(U. von Schroeder)2001年所著《Buddhist                                                     美,五官細膩逼真。這些面相與左前臂的衣褶描寫,俱體現了西藏
Sculpture in Tibet》頁1160-1161圖307E、頁1162-1163圖308B                                              早期造像風格,其原型為公元十至十一世紀帕拉王朝的作品。
及頁1190-1191圖322B。第一件近似例(圖A)約為公元1200年的作
品,其大小比例與本拍品大致相同,寬肩細腰的造型如出一轍。                                                                    此像神情窈然、面容詳和,面部細節鑄刻細膩,洵為藏傳佛教釋
二者衣飾皆簡樸飄逸,正是早期雕塑的重要特徵。第二件近似例                                                                    迦牟尼像的巔峰之作。以其面相之生動和造像之精湛,足見應是
(圖B)的穿著亦簡單輕薄,但斜披左肩的樣式與本拍品相同,可                                                                   西藏藝術黃金時期的大師之作。此尊釋迦牟尼像的藝術價值和歷
填補軀幹與曲臂之間的空白。第三例(圖C)的比例大小和衣袍描                                                                   史地位之高,在拍賣市場上難得一見。

                                                                                                漢斯博士
                                                                                                (Michael Henss, PhD in Asian Art)

52 Masterpieces of Buddhist Art 大俱足 — 經典亞洲佛教藝術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