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Christie's Hong Kong May 30, 2017 Zhang Daqian
P. 23

Fig. 2
圖二

FIG. 1                                     直造古人不到處
Fan Kuan (960-1030), Travellers Among
Mountains Streams, in the collection of    在構圖和氣魄上,《雲山古寺》使人聯想到北宋畫家筆下的名山大川,典型者正是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范寬(950-1032)的傳世名作《谿山行旅圖》(圖一)。畫中題識云:“爰翁寫雲
                                           山,不襲元章父子、房山、方壺一筆,自開法門。” 這將先生對此件作品的滿意,
圖一                                         對自己所創技法風格的自信顯露無疑。他氣魄豪邁地將此幅得意之作,與同宋元時
范寬,《溪山行旅圖》。                                期的“雲山派”名家比較,並稱其作品為“自開法門”,正是將此《雲山古寺》視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為他潑墨潑彩風格的代表作,完全可以和宋元繪畫相提並論。對於前半生以古為師
                                           的大千來說,此等豪言壯語並不多見,同時期其他重要作品更難見此等題識,足見
FIG. 2                                     此《雲山古寺》在張大千心目中地位之重。
Zhang Daqian, Cloudy Mountains, dated
1967, lot 297, Fine 19th and 20th Century  大千自言此作不學諸人一筆,然其潑墨山水畫風,實乃長期鑽研中國歷代墨法的蛻
Chinese Paintings sale, Christie’s Hong    變與突破。中國歷代就有以潑墨和染墨技法描繪雲山的先例,其中題識中提到的元
Kong, 30 March 1992.                       章父子(米芾,1051-1107;米友仁,1074-1153),房山(高克恭,1248-1310)
                                           與方壺(方從義,1302-1393)皆為其代表。相傳唐代王洽(?-805)就有以墨潑
圖二                                         絹,手抹筆涂以為象形的技法。至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以積墨、點墨法開創“米
張大千,《仿高房山巢雲圖》,一九六七                         家雲山”,後世高克恭、方從義等人繼承發展,乃形成“雲山畫派”的文人山水風
年作。香港佳士得,十九二十世紀中國書                         格。張大千早年師法古人,對雲山一路畫風曾致力頗多,亦曾對上述諸家作品進
畫,1992年3月30日,編號297。                        行摹寫研究,直至六十年代仍未停止(圖二)。然而傳統的潑墨山水,無論米氏還
                                           是高克恭,儘管以水墨暈染表現雲山的效果,終究仍然受到形體具象的制約,是以
FIG. 3                                     形御墨。其中筆法在創作中起著主導作用。張大千所創製的潑墨寫意山水,先行潑
Wang Meng (1308-1385), Dwelling in the     墨,隨著墨色流動初期定形,然後以墨色濃淡顯現出山勢及肌理,最後或以簡筆勾
Qingbian Mountains, dated 1366,            勒出少許物象作為補充,既有蒼茫雄渾的氣勢,又有光彩躍動的奇譎意趣,筆法反
In the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而退居其次,達到以墨定形的境界。

圖三                                         《雲山古寺》在構圖上與北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遙相呼應。觀者在畫作面前仿
王蒙,《青卞隱居圖》,一三六六年作。                         佛置身於高山之基,用仰視的角度透過直幅畫面才能將山勢攬入眼底。潑墨過程瞬
上海博物館收藏。                                   間所形成的墨跡邊緣,使整個山體的輪廓銳利,造成山勢險峻的效果,與《谿山
                                           行旅圖》所表達的險峻硬朗冥冥相合。不同之處在於《雲山古寺》寫高山以水面
                                           為基,其圖式又使人聯想到元四家之一王蒙(1308-1385)的《青卞隱居圖》(圖
                                           三),於山勢雄沉之間,增添了秀潤華滋的元素。因此,《雲山古寺》無論在技法
                                           還是構圖上顯示了強烈的傳統中國藝術底蘊,其傳達出的山水意境更是如此,彰顯
                                           張大千前半生從歷代名畫和敦煌藝術中汲取的傳統養分。《雲山古寺》中的形象雖
                                           趨向於抽象朦朧,但墨色層次依然豐富,空間感分明,相較於傳統文人潑墨作品,
                                           尤其是明清以來雲山畫派的輕薄促弱,其意境和氣魄得到升華,大千滿懷自信地稱
                                           其為“自開法門”,也絕不為過。

                                                                                              2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