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Christie's Irving Collection Lacquer Bronse jade and Ink March 2019
P. 133

佛國遺珍




                                                                  大理國觀音菩薩垂足坐像

















                                   本尊法相威儀,造型與紐約佳士得2004年3月24日拍出的一例              菩薩以立像居多,若採用坐式,則雙腿通常結全跏,交盤為蓮花
                                   觀音像(拍品77號), 如出一轍,該拍賣例寶冠飾阿彌陀佛小               坐。相對而言,中原佛像泰半採用「歐式」坐姿,又稱善跏趺坐,
                                   像,據此看來,此作呈現的亦是觀音菩薩無疑。 (圖一) 觀乎本              為未來佛彌勒佛的標準坐式。單從本尊的歐式坐姿,其出處為
                                   拍品的風格,其出處應是大理國 (公元937至1253年),大理國            大理國已見端倪。此觀音杏眼圓睜、炯視前方,且前額以垂直的
                                   祚與宋代 (公元907至1279年) 相若,版圖與中國西南的雲南省           第三隻眼取代傳統白毫,此乃大理國造像的特徵。再者,觀音頭
                                   大致吻合。大理雕塑難得一見,加上本拍品體量敦碩,且以多臂                上寶冠高聳,飾規整的仿古雲紋,頸佩瓔珞垂瀉而下,於腹前交
                                   形象呈現,坐姿亦殊不尋常,益顯其彌足珍貴。                       叉,再盤繞於膝前,腰下繫半裙,這些在在俱是大理國出品的標
                                                                               誌,且很可能成像於十一或十二世紀。
                                   菩薩慈悲為懷,雖已證菩提,卻發願渡盡有情眾生始入涅槃。
                                   他們形象衣飾華美,長髮綰為頂髻,兩側髮綹垂肩,高髻多佩寶                位於昆明的雲南省博物館藏一例十二世紀青銅二臂觀音像,其
                                   冠。除帔帛和織錦半裙外,菩薩身上常滿飾瓔珞。此外,菩薩跟                杏眼直視前方,身着低腰半裙,長串瓔珞垂瀉而下,於腹前交叉
                                   佛陀一樣雙耳垂長,間或墜以花璫。雖以跣足者居多,但有的菩                後再盤繞於膝前,樣式與本拍品如出一轍,圖見Denise Patry
                                   薩腳踏芒鞋或草鞋,樣式與本拍品同。                           Leidy、Donna Strahan等合著的《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觀音全稱「觀世音菩薩」,其造型通常有一面、二臂及雙腿,偶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頁140圖100  (紐約:大都會
                                   爾也以多面多臂之姿出現。神祇的面孔、手足多於常數,意味                 藝術博物館,2010)。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亦珍藏一例十一
                                   着與僅有一面和四肢者相比,得其救渡者更多。此像現僅餘四                 至十二世紀雕塑,其風格、造像細節和整體外觀皆與本拍品極
                                   臂,但原來數目更多,惟數字不詳。別的手臂應是分鑄而成,再                為接近,圖見前述著作《Wisdom Embodies》頁138-140編
                                   用上臂後方的凸榫插合。現存四臂有二手當胸相抵,作合掌印,                號33。 (圖二)
                                   表示虔心敬拜;其餘二臂垂放,雙手置於膝上。垂放的右手原先
                                                                               毛瑞 (Robert D. Mowry  )
                                   應執念珠,而右手則持盤繞的繩索或套索,意味着將誤入歧途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亞洲部榮譽主任暨佳士得高級顧問
                                   者導入正途。





















                                                                                                                             131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