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Christie's Irving Collection Lacquer Bronse jade and Ink March 2019
P. 151

如鶴如鷗一畫人




                                                                讀傅抱石先生《邵僧彌造像》











                                  傅抱石先生的人物畫題材大都為古人,其中以屈原和屈原著作                  試看抱石先生此圖:一間簡潔樸素的文房畫室,前窗置一盆栽,
                                  為題材的作品最多,且多為抗戰時期所作,具有現實意義。而古                 後窗前有几案,上置插有花枝的瓶、直立的文石、線狀書與紙
                                  人中的另一些人物,如陶淵明、李白、杜甫、懷素、倪瓚、石濤                 卷,几側有畫筒,插著三、四畫軸。窗外掩映疏枝碧葉,一童子
                                  等,皆是他所喜愛、崇拜的對象。對於他們形象、精神的追摹,                 正伸首向內探望。所望者即此畫之主人公——邵僧彌,他閑坐
                                  或出於心靈的企慕,或出於性格的相通,抑或出於藝道的承啟。                 屋中畫案前,右手執筆,左手撫紙。案上:石硯、色碟、筆筒、毛
                                                                               筆、鎮紙,還有茶壺與茶杯。室雖簡樸,而文人畫家所需之品卻
                                  此幅擬邵僧彌像,是紐約歐雲伉儷1988年得之于香港的傅抱石                應有盡有了。邵彌著青衫,面目清臒,低眼視紙,若有所思。這
                                  人物畫佳作。畫中的主人公邵彌(約1593-1642),字僧彌,後             是畫家行將蘸墨落紙的瞬間,是動靜之間的瞬間,是凝神屏息
                                  以字行,號瓜疇,蘇州人。是詩人吳偉業《畫中九友歌》中的一                 的一瞬。抱石先生選擇這一瞬,是他長期創作經驗所致,這是
                                  員,“九友”為:董其昌、王時敏、王鑑、李流芳、楊文驄、張學                雖靜而包含著大的律動的時刻,讀者的心情與畫家的心情相一
                                  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彌,皆明末畫壇名家。邵彌自幼即喜弄                 致,期盼與激動在一起!
                                  毫素,間作片紙,便自過人。性迂癖不諧俗,好學多才藝。于詩
                                  宗陶、韋,於行草出入大小米,楷法鍾繇,逼近虞、褚。于畫取法                就繪畫語言論,斯圖雖簡猶繁,主題突出而不失細節安排。筆墨
                                  宋元,山水清庾簡逸,閒情冷致,一如其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亦盡其變,門窗几案大片用墨鋪就,人物衣紋則以勁挺之線或
                                  其山水小卷,自題:“頃從梁溪還,有攜子久、禹玉兩卷來觀,輒                勾或勒,形成對照。重中之重是人物面部的刻畫,第一要像,要
                                  為季貞內兄截取所長。”能截黃公望與夏珪於一圖而毫無痕跡                  有特點,長長的眉與鬚,年未老而已具滄桑弱質的體態,放達而
                                  者,可謂奇才。文從簡在此圖後跋中稱其:“娟秀之才,煙霞之                 自信的表情,略含思慮的睿智的目光……所有這些,都將喚起讀
                                  氣,幽淡之神,殆非凡胎。”文從簡長邵彌十九歲為其忘年交,                 者對於主人公的人生與藝術進一步追尋的欲念。
                                  竟有如此獎頌,足見邵氏才藝之非凡。然其體弱多病,不足五十
                                  率爾歸去。他的卒年正是石濤的生年,抱石先生是否在研究石                  畫右下角,作者鈐有一印“壬寅”,標明了創作年代,即紀元
                                  濤時關注到了邵彌呢?                                   1962年,抱石先生58歲,正創作之盛年也!
                                  該圖左上端,抱石先生以篆書題曰:“瘦如黃鶴閑如鷗”又以                  抱石先生“富於史的癖嗜”,他說 :“我對於中國畫史上的兩個
                                  小行楷書款“:“抱石擬邵僧彌像,南京記。”篆書方挺遒勁是                 時期最感興趣,一是東晉與六朝,一是明清之際。前者是從研究
                                  先生的本色。而喻之鶴鷗者正是邵彌,是這位瘦弱的天才畫家。                 顧愷之出發,而俯瞰六朝;後者從研究石濤出發,而上下擴展到
                                                                               明的隆萬和清朝的乾嘉……東晉是中國繪畫大轉變的樞紐,而
                                  款書中的“擬”字,可解為仿。那麼應是有原本或是相類資料的                 明清之際則是中國繪畫花好月圓的時代”
                                  了。筆者看到一件徐泰(晚明杭州人,擅寫真。)繪像,藍瑛補
                                  景的圖畫,寫邵彌著長衫,雙手抱膝,坐於夾葉老樹下,面容清                 他把明清之際視為中國繪畫花好月圓的時代,是因為其時流派
                                  瘦,留有小鬚,面貌確與抱石先生所繪有似。先生似否見過此                  紛繁,個性凸顯。他不僅對石濤作深入研究,全面汲取其精髓,
                                  圖?抑或見過其它畫像,一時無考。藍瑛於畫上有題,曰:“僧                 對於同時代的梅清、程邃、張風諸家之畫藝亦時有截取。1962
                                  彌邵詞長小像,七十又三蜨叟藍瑛畫。”藍氏七十三歲之年為                  年抱石先生精心擬寫邵彌像的舉動,是否象徵著他對明清之際
                                  1657年,邵彌已經去世十五年了。                            繪畫的再度關注?畫與史、與論的結合,正是抱石先生藝術不
                                                                               斷前行的動力。
                                                                               蕭平教授
                                                                               中國著名書畫家、鑒賞家









                                                                                                                             149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