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興大附農-中農學苑102期電子書
P. 6

食在中農




                                             校長的話


                           從孫安佐看二三事








                 前一陣子藝人夫妻檔狄鶯、孫鵬的獨子孫                    社會是殘酷的,不會輕易原諒你的。
             安佐,因在臉書上向同學稱欲攻擊在美就讀的                          其次,「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
             高中遭到逮捕。這則新聞引發輿論大戰:是狄                      無限上綱,讓我們年輕人很容易以「創意」、
             鶯與孫鵬寵子?是孫安佐思想行為偏激?無心                      「新奇」為理由,忽略對他人或異國文化的尊
             玩笑話惹禍?親子互相怎麼動?一時諸多論點                      重。例如些時日某校校慶時,曾有學生打扮成
             佔據媒體版面,每個人都想在這則事件中,表                      納粹遊行進場,引發以色列的抗議。對「全球
             達自己的看法。在這則新聞退燒沈澱後,校長                      理解能力」的薄弱,讓我們的孩子對國際重大
             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青少年對自己的成長應該                      事件較為無感,一不小心就踩碰異國歷史文化
             有的態度及責任。                                  的禁忌。孫安佐也是一樣,「攻擊校園」的玩
                 首先,學校是學習的場域,容許你犯錯,                    笑,恰恰觸動了美國人的傷痛及恐懼,對異國
             讓你學習如何面對錯誤,但現實社會不同,不                      文化欠缺同理心的言行,不啻在美國人的傷口
             會這麼輕易原諒你犯的錯,一句玩笑、一個習                      灑鹽,這不是一句「我在開玩笑」可以弭平的。
             慣都可能讓你付出代價。這讓校長想到,一個                          另外,校長想分享「刷存在感」的想法。
             大學新鮮人在董事會開會時吃早餐,會後被開                      年輕人希望被看見、認可、甚至崇拜的心情,
             除,主管告訴他,因為他看待這場會議的態度                      校長能夠明白,但是,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吸引
             不夠專業,沒有用嚴謹的態度面對他的工作。                      同儕的目光?以孫安佐為例,他擁槍的行為,
             我常常在校門口迎接大家上學,總看見同學拎                      是為了讓大家注意他、敬畏他,這樣的行為
             著早餐姍姍來遲,對遲到這件事毫不在意。當                      背後反映的應該是他的欠缺自信以及人際的孤
             然,師長基於對同學的教育及愛護,總是不厭                      獨。興大附農的孩子們,狂風暴雨的確會留下
             其煩的叮嚀教誨,再三給予機會,因為你們身                      刻痕,但大家最喜親近的仍是和煦融陽,擁有
             處的環境是充滿愛與關懷的校園。但是,走出                      陽光氣質、正向態度、樂觀性格等特質的人,
             校園之後,你的習慣與態度,是你在社會、在                      永遠受人歡迎,那麼,如何成為這樣的人?實
             職場是否贏得尊重的要件。孩子們,請別再用                      際的人際互動,讓你不孤單;樂於助人,讓你
             「我是開玩笑的」、「我是無心的」、「這又                      見證自己是個有能量的人,存在感不需建立在
             沒什麼」,來推卸你該負起的責任,每個階段                      標新立異上,真誠互動,讓你自然立於不敗之
             的人生都有該負的責任與義務,請記得—真實                      地。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