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藝行香港 2014
P. 41
2012 年「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六國大封相》。 八和會館例戲《天姬送子》。
全院滿座 隨著新式小型戲院落成,油麻地戲院逐漸在歷 香港八和會館
史巨輪下被淘汰,並於 1998 年歇業。幸而於
香港八和會館的歷史,源遠流長。八和會館成
1998 年,被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2009 年建
築署展開修復和活化工程。2012 年 7 月油麻 立於清光緒年間,是廣東粵劇從業員的專業組
織。1953 年,在港發展的八和子弟,正式註
地戲院以戲曲專用場地的身分再現光芒。 冊成立香港八和會館,成為香港粵劇工作者的
粵劇自十九世紀末在香港發展,從戲棚演到劇院,迄今已有過百年歷史。2009 年,粵 團體組織,不單向公眾推廣粵劇,也關注粵劇
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種在香港及廣東 翻新工程期間,利用了部分座位空間,興建樂 藝術演員及從業員的發展和傳承工作。
一帶流行的戲曲文化,在上世紀盛極一時,在本世紀也逐漸受到年輕一代的重視。教 池和表演區,現能容納 300 位觀眾。為盡量減
育推廣活動、新生代粵劇演員訓練、油麻地戲院活化重開、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動土 低對鄰近地區民生的影響,油麻地戲院浩大的 2012 年起,八和會館成為油麻地戲院場地伙
等,都標誌著粵劇邁進一個嶄新的時代。 天花板及屋頂重建工程,從拆卸至重新組裝, 伴,舉辦「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在六位藝術
只花了 30 小時! 總監:李奇峰、阮兆輝、羅家英、新劍郎、龍
油麻地戲院 貫天、尹飛燕的帶領下,透過訓練和舞台演
位於油麻地窩打老道和新填地街交界,有一座雅緻悠閒的小白屋,與附近繁忙的街道 油麻地戲院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表演場 出,將粵劇傳承予新生代。
形成強烈對比,它就是香港市區唯一一座於二戰前建成的電影院――油麻地戲院。 地,用以推廣粵劇文化,不少粵劇新生代演員
踏上這個舞台,初試啼聲。油麻地戲院會定期 新秀演員之一的劍麟,現為全職粵劇演員,學
油麻地戲院於 1930 年 6 月 14 日啟用,當時有近千座位。主要用來播放電影,同時也 提供免費場地導覽,與大眾一同探究油麻地戲 藝約十年,專演生、丑角。粵劇前輩李奇峰稱
作表演舞蹈、武術、魔術等演出。建築風格揉合了新古典主義和裝飾藝術風格,中式 院和鄰近紅磚屋(一級歷史建築)的歷史軌 讚劍麟上進勤奮:「以前在戲班裡有五、六十
傾斜瓦頂屋簷,有八個小煙囪用以通風。 跡。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