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藝行香港 2014
P. 48
完成一幅畫最少需要長達七、八個月,而過程又需要極度的專注,是近
乎苦行的修練。「當你長時間只對著畫,非常安靜的時候,情緒就會不
斷湧現,你要與自我作出對抗,要面對和放下而不是壓抑。如果你把負
面情緒帶進畫裡,對買家是很不公平的,因為唐卡只有一條路,就是帶
給人正面的思想和能量。」Kim 說自己會因此而失憶,身體也承受極大
的痛楚。同時,因為毛筆太細,畫師會放在嘴裡弄尖,又在皮膚上混色,
讓皮膚吸收水份,Kim 曾經因此中毒和生病,但她說為了最好的效果,
還是會堅持。「我們要和身體溝通,畫師的心就是畫筆,和身體連成一
線,筆的觸覺等於我的觸覺。」她說。
唐卡畫師張櫻琴。 2008 年 Kim 在尼泊爾開辦滿獅唐卡工作室,2012 年在香港中環也開設
工作室,現在有大約三十名學生。比起尼泊爾的清靜,香港生活忙碌,
滿獅唐卡工作室 但這正是 Kim 開課授徒的原因。「這個工藝對城市人尤具意義,佛祖時
地址:香港中環域多利皇后街 14 號 2 樓 代所有人都貧窮,很易信人、依賴信仰;但今天當我們豐衣足食、生活
電話:(852) 2696 0008 穩定的時候,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內心的平靜。」
片藍造 Indigo 11.50
藍染師杜學知(左)。
工藝是跨越地域性的。除了復興本地工藝,香港也有年輕人專程到台灣
學藍染技術,只因被這手藝的實在感深深吸引。大嶼山石壁水塘旁的大 除了 Max 以外,幾位成員包括英國修設計的 Karen、學舞台服裝設計的
浪灣村,孕育著香港第一家藍染工房,由幾位八零後年輕人籌備九個 Shasa 和做市場策劃的 Dafaine 陸續加入,一起建立工房和嘗試不同的
月,親自開闢打理。工房名字「片藍造」,意思是一片片的手工染布, 實驗。他們舉辦的藍染工作坊成為熱潮,但最終的目標還是想打造香港
都是用手摸過,成為一片藍的美好風景;英文名字「Indigo 11.50」,代 第一家「藍色品牌」,然後回到台灣開店引入他們的設計理念。
表藍染液的酸鹼值,它會不穩定因為是個生命體,而你能從中明白藍染
是一件有機的、需要被細心照料的事情。 唐卡畫師張櫻琴
另一位工藝師張櫻琴(Kim)則遠赴尼泊爾學習唐卡。唐卡,Thang-
藍染師杜學知(Max)去年到台灣旅遊,在三峽遇上藍染並深深愛上它 ka,是一種畫在布幔或紙上的畫像,題材有佛教內容的佛本尊像、護法
的質感,後來更到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接受專業的紮染訓練。「台灣 神像、祖師像等,也有關於西藏生活的歷史及民俗的內容。Kim 畢業於
的藍染歷史很悠久,但中途斷了,到 1989 年才重新推動這個手藝,現 倫敦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修讀平面設計,十年前在西藏初遇唐
在教的可能是家庭主婦或美術老師,她們有十年經驗,對我這個遠道而 卡,即被它的用色、圖案和線條所吸引,唐卡的比例準確、上色也非常
來的男生也非常鼓勵。」回到香港後,Max 想建立工房,才發現媽媽在 平均,彷似電腦打印效果卻是人手繪畫。她對於唐卡念念不忘,於是隻
大浪灣村有一棟祖屋,附近有農田、山水,家人和親戚漸漸理解他的理 身前往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次仁藝術學院(Tsering Art School)學習,一
想後,一起合力搬家具,並在田裡種植木藍,也將廢棄的豬欄打掃成染 學便是六年。
布間。
「那邊的老師不會說英文,我也不太懂藏語,而且他們不說出哪裡畫得
他親手種植藍草,十公斤草能做一公斤染料,期望三年後生產自家的天 不好,只讓你重覆畫,靠自己去意會。」以最基本的元素來說,一片樹
然染。紮染的手工也非常講究,例如用針線縫起布料的時候,索起的鬆 葉都要畫上千遍,兩邊對稱,中間平衡。而上底色和陰影更加是讓人不
緊都會影響圖案,Max 笑言他們會迷失在一團布裡。「不過我們不會把 片藍造 Indigo 11.50 敢想像。在西藏,唐卡分為四大派系,包括「萬派」、「曾底」、「噶
成品視之為失敗啦,反而滿足於每次的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是長時間的 地址:香港新界大嶼山南部石壁大浪灣村 瑪迦底」和「巴傳盛」,Kim 學的是「噶瑪迦底」派,畫風傾向簡化密
製衣過程,我們是『造衫』和『造圖案』的,反而不太看成是藝術創作。 電話:(852) 6839 1024 密麻麻的圖案,而留下大片的陰影顏色,給予人平靜的心情。可是,因
我希望它是日用品多於放在美術館的藝術品。」 網址:www.etsy.com/shop/Indigo1150 為唐卡是捲軸畫,畫師需要把顏料調得非常稀薄,用最細的毛筆一筆一
筆地填上,疊上無數層才能做出漸層的效果。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