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重口味心理學
P. 45
系列固定的步驟,並且有清晰的開始和結束。
比如頻繁地、非常仔細地、儀式化地洗手,早晨起床之前在某個固定時間背誦一小段“魔法咒語”,讀書或者看報之前
默默地背誦字母表等。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完了。
記者:我想知道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繫嗎?
作者:是這樣的,強迫思維通常會導致強迫行為的產生,但是並不是每個強迫症患者都會出現強迫行為,比如我們
的 7號選手,他總是有與母親亂倫的衝動,但其實並沒有這麼做。無論是強迫思維還是行為,兩者都會對患者造成巨大
的痛苦。 記者:我感覺我有時候也會有你提到的強迫思維和行為,所以我覺得正常人也會有這些症狀,只是沒那麼嚴
重對不?
作者:是的,正常人與強迫症患者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強迫症狀的程度,而不是內容。也就是說強迫症患者的強迫症狀
要嚴重到了影響自己正常生活的地步。
記者: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時候也有強迫的行為,比如總是重複做一個動作等,這個該怎麼解釋呢?
作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他們喪失了自知力!就是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強迫
行為在他們自己眼中是正常的,他們沒覺得這是病,而強迫症患者是十分清楚自己行為上的這些問題的,有的還會主動求
醫。 記者:說到這兒,我想起一位同事跟我提到的事,說有個人總是不停地自言自語,說髒話,我想問問這是不是一
種強迫症呢?
作者:哦,巧了,在回答你這個問題前我先給你講講我最近經歷的一件事吧。
那一天,我正站在一個辦公窗口前排了好長的隊伍里等著辦理證件。 就在這個當口,排在我身後的那位夥計突然
低聲咒罵起來,一開始我以為他是對辦公效率的不滿,後來仔細一聽,這些罵語沒有任何必要的邏輯性的聯繫,而且慢慢
不堪入耳的污言穢語也多了起來,中間時不時還會像豬打呼嚕一樣喘叫兩聲。我便察覺了他的“不同凡響”,其間我曾斗膽
回頭看了他一眼,發現他不是單純地在罵,而是配合了表情。他的臉部肌肉不停地抽搐,眨眼睛,撅嘴巴,扮鬼臉,聳肩
膀,一時間自己玩得搖頭晃腦好不熱鬧。由於辦理的證件非常緊要,沒法走開,就這樣,在接下來的近一個小時我飽聞了
世間最下流的髒話,身後的衣服也變得有點潮濕……強迫症事後我去翻資料,發現遭遇的這位仁兄就是傳說中的“妥瑞氏
症”患者。 它有時很容易和強迫症混淆在一起,而妥瑞氏症的特點就是強迫型地反覆說某些詞語(往往是淫穢的
詞),或者是咕噥。有人斷定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就患有妥瑞氏症,因為莫扎特的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對屁股和排便的詛
咒。
所以我覺得你說到的這個人有可能也是妥瑞氏症患者。
記者:哦,原來這樣啊  ̄作者:還有什麼問題嗎?
記者:究竟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得強迫症呢?
作者:這點就和其他類型心理障礙的患者不同了,患有強迫症的人往往更聰明,也更多的來自於較高的社會經濟階
層。你想啊,強迫症有個什麼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完美!非常非常追求完美,可能最後呈現出的就是一種病態了,如果
他們把自己的完美主義拿出一點點來用到工作,那就非常了不得了。
記者:你能說說強迫症的成因嗎?
作者:首先來說“強迫思維”的成因。
我們知道人的身體裡同時有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兩種物質。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
葡萄糖,使血糖升高。當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胰島素就會出手,它大量分泌的同時遏制住了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
使血糖的含量降低。兩者就是這樣彼此制約平衡著,從而形成了拮抗作用。 同樣的,人的精神也存在拮抗作用。比如
恐懼時會出現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揚時反而湧現出內疚的感情(因為別人沒被表揚),出現對某人邪惡念頭的同時又會認
識到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正是有了這種情感拮抗的存在,我們才覺得精神安定和有安全感。因此不理性的觀念任何人都會
有的,只是通常它們都是一閃即逝不留痕跡的。但是對於強迫症患者來說卻不然,這種拮抗作用在他們那裡變得過強
了,被顛過來倒過去地想個不停,糾結不休。 舉個例子,許多初為人母的女性由於睡眠不足和照顧新生兒的壓力精疲
力竭,這個時候她們往往會產生“生出你這個累贅來幹嗎,乾脆扔掉好了”的想法。這種念頭會使她們驚恐不安,雖然實際
上她們不會真的這麼做。 到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分水嶺:正常人可以馬上終止這個想法,她們清楚這些念頭可能是因為
自己情緒不佳造成的,並且隨著時間流逝逐漸就忽略和忘記了,但是對於強迫症患者來說,她們不僅不會忽略這些古怪念
頭,他們還會將這些想法與行動等同起來。當有了扔掉孩子的想法後,強迫症母親便認為,有這種想法本身和真正做出棄
嬰的舉動是一樣嚴重,一樣罪惡的,於是整個人被繞到這種思緒裡無法脫身,深受其累。 在說“強迫行為”的成因之
前,我想要大家明白一件事情:強迫症患者的強迫行為並不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快感,而是為了減輕其情感上的痛苦。
這時我們再搬出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 操作——強化——形成行為即,不經意的動作——得到了加強(愉悅感、獎勵
等)——形成行為很多強迫症患者在感到焦慮的時候,無意間做了某個動作,然後他們發現,做了這個動作後心裡不痛苦了
也不難受了,神清氣爽精神百倍。那麼這種動作對他們來說就算是一種解救和鼓勵。當下次患者再感到焦慮的時候,他們
還會重複這個動作,久而久之這種動作就得到了鞏固,便形成了強迫行為! 記者:哦,請問強迫症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呢?
作者:這裡我們將引出一個新的心理治療方法——森田療法!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每件事從它的開
始到消亡都有潛在的規律。 而人生來皆有智慧德相,就是都有認清這些規律的佛性,只是因為妄想和執著才把這些智
慧和福報埋沒了。所以人生在世要受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藴熾盛等各種痛苦和煩惱,究其根
源就在於自己心中的“執念”!
森田療法正是在對這一點的參透下誕生的,所以它是一種講求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心理治療方法。
何為“順其自然”?森田君認為,要達到治療目的,說理是徒勞的。 正如從道理上認識到沒有鬼,但是夜晚路過墳
地時照樣會感到恐懼一樣,單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必須在情感上有所改變才可以。而人的情感強迫症變化有它的規
律,注意力越集中,情感越加強;聽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漸消退;在同一感覺下習慣了,情感也變得遲鈍麻木,因
此,對患者的苦悶、煩惱情緒不加勸慰,任其發展到頂點,也就不再感到苦悶煩惱了。 所以要求患者首先要承認現
實,不必強求改變,要順其自然。
有的人會認為,你要求的“順其自然”那不就是對自己的問題不加控制,痛苦就讓其痛苦下去,強迫也就一直強迫下去
好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是“順其自然”而是“任其自然”了,所以這裡大家必須先搞清楚什麼是所謂的“自然”。 我
們都知道什麼是“自然規律”。比如陰晴圓缺、日夜交替,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規律,它是不為人所左右的。而我們必須遵
循、接受這些規律才會過得快樂。倘若有人整天都抱怨為什麼會有黑夜,或者認為天不應該下雨,那麼這就違背“自然規
律”,結果肯定是庸人自擾了。 同樣的,我們人類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自然規律,比如情緒,它就不為我們左右,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