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土地改革紀念館電子報第八期正式版
P. 2
湯惠蓀校長對台灣土地改革的貢獻
周茂春
政大地政研究所 (與中國地政研究所合辦)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
好台灣歷史社經研究中心 主任
「惠蓀林場」為台灣中部地區著名休閒林場,屬國
立中興大學農學院教學實驗林場。1966 年 11 月 20 日,
湯校長視察林場的育林工作,因心臟病突發而倒地殉職在現場。為紀念湯校長任內對
學校的貢獻,將原有名稱「能高林場」改名為【惠蓀農場】。湯校長除在農業教育成果
顯著,更是中國土地改革運動元老,實際參與台灣土地改革工作。政大地政學系在台
復系,眾多師長不是湯校長的老同事,就是在大陸時期政大地政系的學生。六十年來,
政大地政系開花結果,締造璀璨輝煌表現。
一、 認識蕭錚先生於德國,之後成為土地改革奮鬥伙伴
1930 年,湯惠蓀奉派到德國柏林農業大學進修,受教於農業經濟學權威易力貝教
授 (Prof.Aerebone),易力貝教授為德國柏林農業大學校長,同時在柏林大學兼課,主
講農業經營及農業政策,此時蕭錚先生也在柏林大學進修,因選修易力貝教授所開設
的課程需在柏林農業大學聽課。因此得以認識,締結深交。
1932 年兩人先後回國,湯先生仍執教於浙江大學,1933 年蕭錚成立中國地政學會,
湯先生推薦好友黃通先生(字君特,曾任政大地政系在台教授兼系主任)參加,並擔任地
政學院研究員。1933 年政大地政學院遷到南京中山陵園內新舍,與湯先生所任職之中
央農業實驗所相鄰,湯先生常到地政學院找摯友黃通,跟蕭先生接觸日多。開始對土
地問題感興趣,蕭錚先生就請他來政大地政學院,擔任農業經營及農業問題討論講座。
不久兼任研究室主任。當時地政界正熱烈討論「修改土地法原則」議案,他所提出許
多建議,受中央政治會議土地專門委員會所採納,成為修正中華民國土地法的基本原
則。湯先生在土地法修正,土地調查等事項,作出宏大貢獻。在各討論會中,他不輕
易發言,但發言中肯。當會員辯論的面紅耳赤,爭論不休時,他一言解惑,讓主持人
容易得結論,爭論者欣然握手而散會,足見其對土地問題研究之透徹。
1941 年,蕭錚籌設中國地政研究所,湯惠蓀出任副所長,同時擔任政治學校(國立
政治大學)教授兼地政系(原地政專修班擴充)系主任。政大地政系為世上首創,課程安
排,缺乏先例,教授的延聘,亦費苦心,湯主任以其叡智、虛心、踏實的態度,讓地
政系的規模,燦然大備。同時對大陸後方地政設施,作了許多良好建議,甚至以擔任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為榮。栽培許多土地改革運動幹部,為土地改革成功的礎石。在
大陸與台灣,擔任土地行政與土地金融幹部,很多是政大地政學院、地政專修班或地
政系畢業校友,共同為地政事業而努力。
1945 年抗戰勝利後,設立地政署,湯惠蓀出任副署長,嗣後擴增為地政部,與鮑
德澂先生(曾任政大地政研究所教授)同擔任地政部次長,大力推動 「土地改革法案」,
以力抗中共「土地改革」的號召。並贊成將「地政學會」擴充為 「土地改革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