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典故介紹_電子書
        P. 23
     的意思本來是一貫的;攝持是說如來普遍攝化眾生而沒有
            遺漏。
            還有如來所說教,是亙古今而不易的,所以名之為「經」。
            經,又作常也,凡常道、常法皆曰經。
            然持經,即有暗示世人依循常道之意,不可背天而行,必
            須按上天所賦之常德自性而行,否則咎由自取,經云:「天
            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世人當慎之。
            『小故事』:
            持經觀音之由來源自於唐朝末期戰亂頻傳,蘇杭一帶百姓
            惶惶不安,臨安縣錢鏐為人正直心善,忠肝義膽,眼見這
            混亂世道,意欲起兵保東南一域,但缺乏糧械,又怕落個
            犯上作亂的罪名,心生憂慮,遲疑不決。
            某夜,他忽夢觀音對他說:「錢鏐,你莫要躊躇,你既有保
            障東南一帶,救民於水火之心,這就是一片難得的善念。
            天祐善人,會保你百戰百勝」。
            在夢中,錢鏐也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菩薩,觀音說:「你不
            要顧慮,不必畏縮,你須知道,為人要千臂千眼,才能做
            得千秋大業。你勿須遲疑,儘管放心做去,東南無數生靈
            惟繫爾身。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