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09-32.33.34.35.36.37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九_為餓鬼道禮佛第三十二 為畜生道禮佛第三十三為六道發願第三十四警念無常第三十五為執勞運力禮佛第三十六.發回向第三十七
P. 5

欲使六道眾生離苦得樂,為眾生禮佛誦經者,必須持戒清

                  淨。志公禪師說:「不持齋戒僧道,誦經禮佛,全無功

                  德。」《有甚福田經》云:「求福要齋戒,齋戒是求福,佛

                  事門中齋戒為本,若不齋戒,福從何來?」《大乘戒經》

                  云:「口吃五辛酒肉,四十九日,污穢不淨,尚且不敢登

                  佛寶塔,何況禮佛誦經?」




                  對初學佛,不能立斷五辛酒肉者,佛門有方便法,先作到

                  不親自殺生,沒見到別人殺動物時的慘狀,沒聽到動物被

                  殺時的掙扎、慘叫聲,不是為自己殺。這叫手淨、眼淨、

                  耳淨,即「三淨」。隨著常念佛讀經明理,要逐漸斷盡。

                  否則,念佛誦經只是和佛結個緣而已,毫無功德可言。



                  若在念佛誦經前還曾飲酒吃蔥蒜者,即是對佛及伽藍護法


                  的大不恭敬。只有嚴持齋戒的清淨僧和清淨居士,為六道

                  眾生禮佛誦經、拜懺,才能令其真正受益。若出家人飲酒

                  吃肉不守戒,這是在佛門聖地的污穢行,天龍護法皆怒。

                  等你過去生的那點福報耗盡,立時墮阿鼻地獄,永無出

                  期。



                  ▲警念無常第三十五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得為六道禮懺發願竟。次


                  復應須悟世無常。夫三世罪福。因果相生。惻然在心。慮

                  不斯隔。常謂影響相符。乃可胡越。善惡之致。非可得而

                  舛(音喘)也。唯願大眾。覺悟無常。勤修行業。以自資

                  身。勿生懈怠。而不努力。智者常歎。假使千萬億歲。受

                  五欲樂。終不得免三惡道苦。況我百年。而不得半。於此






                                                           4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