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01-2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一_斷疑第二
P. 5
樹、杏樹、梨樹的樹苗,結果實的時間也不是在同一年。
就是同樣的種子,播種的地點不同,土壤不同,澆水施肥
不同,開花結果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這一生我們已作的善
惡二業各有多少,我們已無法計算出來,何況無始劫以來
所造下的善惡業呢!哪個業先報,哪個業次報,是由業果
定律決定的,由不得我們。
佛菩薩雖然大智慧大神通,盡知我們的善惡果報,但卻不
能令我們的善業增加一點,也不能令我們的惡業減少一
點。佛菩薩只能在我們止惡向善、肯懺悔、肯回頭的時候
來幫助我們。以他福慧具足的萬德莊嚴力、加持力,使我
們該受的惡報,後報變前報,重報變輕報。佛還告訴我們
再大的罪業,只要能真正懺悔改正,改惡向善,都可以漸
漸消除。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禍福只因作惡與行善,果報或早或
遲總會兌現。切記,一個人只要時時處處諸惡莫作,眾善
奉行,福必後至。
如般若所明。若有讀誦此經。為人輕賤者。是人先世罪
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銷滅。
這段話是說,《金剛經》中告訴我們,有的人現在雖然持
戒念經,也已斷惡修善,可仍然被周圍的人瞧不起。那是
因為這個人如果今生不能親近佛法,不信佛、不學佛的
話,以他往世的業力,此生死後,本該墮入惡道。因為他
遇到了佛法,能持戒誦經,所以該墮惡道的罪業,在被人
輕賤或是辱罵聲中得以清除。罵他、輕賤他的人幫他消了
4